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六十二章战神白起(3/3)

将才,但是却可惜被匈奴束缚住了手脚。其余人等,如乐乘、赵括之流皆未经大战,军事才干不足论也如此一来,即使赵军放胆与我对攻,无名将统兵之骑射劲卒,纵然有三十万,老夫却又有何惧?”

“彩”、“武安君高才”秦军众将听得热血沸腾,又是齐齐两声喝彩,那老将王龁更是高喝得差点破了嗓音,心下暗道武安君果然是高才宏论,对攻、破坚原来早已尽在武安君妙算之中。

散帐后,武安君白起当即上书秦昭王,大略地禀报了赵军大势的变化,请求增兵二十万与赵军对峙。

此时的秦昭王,已经得到了黑冰台密探自邯郸发来的飞骑密报,醒悟到原来自己高兴得过早了,大举破赵之机尚需耐心地等待。于是秦昭王立即命长史回书:“大秦举国兵符在君,秦国兵马调遣唯君以情势而定之,无须请命耽延时机也”

那武安君白起接到王命后,立即发出调兵虎符到蓝田大营。短短月余后,大将军蒙骜便率着二十余万秦军精锐隆隆开出函谷关,兵发上党大营。

至此,秦军的精锐之师全体出动,那往日战马嘶鸣、人声鼎沸的蓝田大营,已经空了起来。志在必得的秦军,在上党前沿阵地集结的总兵力,已达到罕见的四十万之数。

待大军云集后,武安君白起对峙耗敌、寻机决战之策便定了下来。白起根据赵军增兵后布成的防线,又重新部署了和赵军针锋相对的对峙营垒。此番,白起共布下了三道营垒,以四十万大军威压廉颇的丹水、石长城防线。

其一,为十万大军驻守的西部沁水壁垒。

沁水中游河谷是秦军在上党西边沿的屯兵要地,也是进军上党的西部根基防线。这段沁水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八十余里,河谷宽阔,水源充足,堪称天然屯兵之所。

河谷中段一片突兀的高地上有一座石砌城堡,叫做端氏城,为春秋时期晋国端氏部族之封邑。这座石头城便是沁水秦军的防守枢纽。白起命左庶长王龁率十万大军驻守这道沁水防线,实际上便是将这里看做西部大本营。

其二,为十万精锐步军驻守的中部老马岭壁垒。

这老马岭便是秦军新近夺取赵军的西壁垒,西边背后二十里便是沁水秦军防线,东边便与赵军的丹水防线隔水遥遥相望,实际便是秦军最前部阵地。

因其居于咽喉冲要,白起派了勇猛刁钻的大将桓龁率领八万精锐步军驻防,大本营便设在险峻的高平关。

其三,为十万步骑驻守的、以太行南三陉为中心的连环壁垒。

便是以河内山塬为依托的太行山南部三陉口的防线。这道大阵西起轵关陉,东至白陉,东西二百余里,正对北面赵军的丹水防线,既是秦军的南部大本营,也是全部秦军的总根基所在。

三陉口则分做三道防守线:进入陉口十余里的太行山北麓,每陉口修筑一道东西横宽二十里的山石壁垒,作为陉口北端的第一道防守;三陉口关隘加固壁垒,做第二道防守;陉口南出太行山十里,则筑起一条东西横宽二百里的最后防线,依据地形,石山则筑壁垒,土塬则掘壕沟。

太行山北麓防线每段一万步军,共三万精兵防守;陉口关隘每陉五千步军,其中三千人为弓弩手,共一万五千人;太行山南麓防线则是六万步军严密布防,大部重型防守器械都设置在这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