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风云突变(3/3)

听司马梗如此说法,这应侯范雎顿时想起前番郑安平被掳、魏齐被杀的种种传闻,想起黑冰台的刺杀名单上曾有此一位,他的心头忍不住一颤,心道:“赵括赵括,哼我看你这少年还能有何手段?”

“呵呵——”抚平心头波动的应侯范雎淡然一笑,接着言道“赵括此人,日后再议,且说那三晋结盟,甚至再加上个外强中干的齐国,并不足惧,唯势堪忧也。争夺上党乃我邦威压赵国、一战决之长远图谋,值此将成未成之际,却被赵韩两国合谋一变而骤然牵动全局。”

“所谓全局之变,一则在于四国之盟将可能触动楚、燕两国,有可能诱发山东六国再度合纵抗秦;二则在于赵国挟上党天险屏障,而对我河东、河内两郡成居高临下之大攻势;河东、河内若失,秦国数十年东出战果,便将化为乌有此所谓势堪忧也。”

突然间,应侯范雎略显沙哑的声音陡然增大,只听他斩钉截铁般言道:“我王,惟其如此,臣以为我大秦与赵国大决之时,已经到来但有退缩,天下间便是山河巨变,悔之晚矣”

“嗯”秦昭王粗重地喘息着应了一声,两道凝重的目光望向武安君白起,沉声问道:“应侯言秦赵大决,时机已到。武安君以为如何?”

“应侯之言,洞察至明。”白起秉性乃愈是危局愈见泰然,此刻虽则面色肃然,语气却是冷静舒缓“赵国此时已全据上党,又与韩、魏、齐结盟,分明便是要压迫我从河内、河东两郡退缩;我秦国,若不大军开进、与之针锋相对,秦国之山东根基便将丢失殆尽。”

白起继续冷冰冰地言道:“时也势也,敌方有变,我亦当随之应变,固守既定方略,兵家之大忌也。为此,秦赵大决之机已经不期然到来。秦国惟以大勇应战,决而胜之,方可图得大业”

“彩”那秦昭王啪地一掌拍向案头,朗声大赞道“武安君有此胆气,我心底定也”

武安君白起面色依然僵硬得看不出变化,他望着秦昭王一眼,却是语气一转道:“我王,然则以军争大势论,我军尚未筑好最扎实根基。兵力尚欠,粮草辎重尚未囤积到位,一班大将也还心中无数,军兵对赵作战尚未充分演练等等等等。惟其如此,臣有一请:大战筹划,听臣全权调遣,我王不得催逼督战。”

白起此言说得有些狂妄,似乎在和秦昭王讨价还价一般,若失换了那魏安厘王、甚至韩桓惠王,怕是早就心头火气了。但白起面前的毕竟是雄才大略的秦昭王。那秦昭王听完白起的要求,毫无怒意。

“哈哈哈——”秦昭王闻言,颇感燥热的一把扯开了衣领,放声哈哈大笑:“好个武安君,与本王不谋而合也长史,宣读诏书”

秦昭王话音刚落,那王宫长史便捧着一卷丝帛诏书匆匆走上前来,缓缓展开后,高声念道:“秦王诏命:对赵之战事,悉听武安君白起全权谋划调遣,国尉司马梗辅之粮草辎重;授白起举国兵符并穆公镇秦剑,得拒王命行事秦王嬴稷四十三年九月。”

长史宣完诏书后,偌大书房一片肃穆。白起嘴角一阵抽搐,竟是话也说不出来了。连范雎也惊讶得眼睛直棱棱看着秦昭王不说话了。

如此诏书,简直就是将秦国交给了白起镇秦穆公剑不消说得,临战上将军受生杀大权,原是战国通例。要紧处是那“举国兵符”与“得拒王命行事”——全权调动举国兵马且可以不听王命天下何曾有过如此君王诏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