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九章南xia之路二十四(2/2)

和孟殊一席话,侯大勇对盐政越来越清晰,他扭看了看杜刚:“孟郎讲得极好,杜郎可有什么意见?”

侯大勇对孟殊和杜刚两人很是满意,他笑:“吴七郎是富家商铺的武教,也是有军职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在听命于我,并无异常之事,只是他手下数千私盐贩皆是亡命之徒,若突然没有了生计,必然是一个祸端,必须要有一个稳妥的法安抚他们。”

杜刚在座椅上坐得直,孟殊说起盐政滔滔不绝之时,他也在张地思索着,听到侯相询问,就:“大周朝境内有三帮私盐贩,一帮是海州帮,主是是贩海盐,海州帮大龙叫李狂生,手下足有三千多人,有海船数十只,散布在沧州、登州等地,汉中帮主要贩蜀中井盐,有一千多人;郑州帮主要经手河东之盐,龙老大就是吴七郎,以前是海州帮势力最大,如今郑州帮控制了从大梁到灵州的所有私盐,手下有已数千人,郑州帮和海州帮一海一陆,各有所长。”

侯大勇:“这也正是商人逐利所致,孟郎,你掌富家商铺多年,也算是老江湖了,你看有什么良法减少私盐?”

侯大勇在现代社会之时,一直在军中,对市场经济、金并没有多少了解,有句俗话叫没有吃过猪也看见过猪跑,家生活本就被市场经济和金所笼罩,有了现代生活这些见识,侯大勇很容易理解到孟殊建议的合理,笑:“孟郎执掌富家商铺,真成了大行家了,孟郎这样设计,盐引可以辗转通买卖,实际上就等同于钱,而且便于携带,定然会受到盐商以及其他商人的迎。”

“孟郎,你明日派人到中牟去,让吴七郎到大梁来见我。”

之初,盐课多40万缗,盐法施行后,盐课收达到600万缗,为国家岁的一半,只是这些盐商往往抬盐价,使得百姓吃盐也难。”

侯大勇对私盐贩有些痛,:“吴七郎的私盐贩有不少到了大梁城内,西城区的就有一批私盐贩,城内的无赖如可是他们的对手,如今全成了私盐贩的手下,再这样下去,这些私盐贩就会尾大不掉,成为地下势力。”

杜刚有成竹地:“这几年,飞鹰堂了富家商铺大把大把地银,也了些事情,私盐贩一直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几大私盐贩的大分重要目皆在飞鹰堂的监视之中,他们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包括郑州中牟的吴七郎,这两年活动也全在掌握之中,只要飞鹰堂调查能力远远过行动能力,若是要同时捉拿这些重要目,则力有不逮。”

侯大勇听到孟殊此说,不禁笑:“这就是由朝廷发布的市场价了。”

“正有些意,天下盐分海盐、池盐、和井盐三,河东之地多为池盐,沿海则产海盐,井盐则在蜀地,蜀地井盐规模小,我们暂且不谈,下官有一个想法,河东产盐却缺粮,若商人在河东买盐,可以运送粮先去换盐,再持盐去盐池取盐,取到盐后再到指定地卖盐,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商人解决河东缺粮地问题,而海盐产地并不缺粮,可以用钱直接换盐引。”

“还有,若商人换了盐引之后,如果因为各等原因不愿意或者无法到盐池取盐,则可以用盐引到官府换钱。”

孟殊知侯大勇虽然是朝廷官,却对商人没有歧视且颇有好,对经商之也熟悉,富家商铺正是侯大勇所开创,他见侯大勇很快就理解了自己的说法,兴致更:“正是此意,富家商铺南来北往调动大宗货知货运之难,商家每次远行,总带着沉重的周元通宝行走于商之中,真是一件极苦之事,侯相曾给我说起了之法,我在商铺内试行了一年多,效果还不错,免了商家们远钱之苦,快捷且安全。”

“孟郎的意思是要在盐政中推行类似的制度?”

“私盐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利太厚,因而贫困百姓往往会冒着杀地风险去贩私盐,初唐之程知节,晚唐之黄巢,都以贩私盐起家,依在下掌富家商铺的经验,还是应采用刘宴的作法,官商合作,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朝廷若想控制盐价,可以每年据实情,给各州限定一个最盐价,产盐区因为节省运费,盐价可低一些,非产盐区,可以据运费的低来定价,这样一来,朝廷有收,商人有利,百姓有盐吃,是皆大喜的局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