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块古玉,平息自己地怒火。
太医刘词听到此语,脸色一下变得煞白,他大着胆子道:“以臣愚见,枢密使似是中毒。”
三公主生病,李词在心里也认定是“中毒”只是在皇宫之中“中毒”一事颇为敏感,说出来有可能无数人头就要落地,因此李词宁愿被人责骂为无用,也不敢轻易说出这两个字,目前陛下已是怒火攻心,既然如此,李词就豁了出去,讲出了心中所想。
所有在场的大臣均脸色一变。
三公主生病之时,柴荣也守在床边,经李词提醒,柴荣马上意识到三公主和王朴的病症几乎一样,刘词之言极有可能是事实。
柴荣脸色数变,突然勃然大怒“李词妖言惑众,给我拿下。”
刘词如小鸡一样,被几位如狼似虎的禁军提在半空之中。他的下领被迅速地摘了下来,再也发不出一丝言语,其余几位太医见此情景,浑身发抖地跪在地上。
柴荣对一位侍立一旁的禁军供奉官道:“刘词妖言惑众,斩首。”供奉官面色沉静,虽是武将却颇有文气,举止间甚为干练,接令后。带着禁军走出了屋门,不一会,供奉官就提着刘词的人头走了进来,人头上的鲜血不断地滴在地面。
供奉官手中的人头不断地滴着鲜血,一股血腥气和臭味扑鼻而来,一名头发花白的太医已被刘词地人头吓得大小便失禁。
验过刘词的人头,禁军军士就拿着人头出去,而供奉官就挺胸侍立在一旁,验人头,原是军中规矩。柴荣就把军中规矩也搬到朝中。
侯大勇心头一片雪亮:太医刘词当众揭穿了真相。因而惹来了杀身之祸,若不杀刘词,柴荣骑虎难下。必然要明着追究下毒一事,而北伐在即,万万不能在大本营大开杀戒,这样做要动摇军心,所以刘词必死。
处罚了太医李词,柴荣又变得心平气和,他对侯大勇道:“听到王郎病重,一时糊涂,竟然忘记了医术高超的智能大师,侯郎赶快命人去请大师过来。”
“智能大师治好了三公主之后。就向东云游,现不知在何处。”当日和智能大师一别,智能大师就向东而行,侯大勇也没有找到他的把握。说到这,侯大勇心中突地一跳“智能大师能治好三公主,自然知道三公主乃是中毒,柴荣聪明绝顶,定然已经想通了这一个关节。”柴荣没有继续追究太医们的责任。又对侯大勇道:“侯相和智能大师相熟,就由你来寻找智能大师。”又对那名手提人头的供奉官道:“赵匡义,你带一百精骑,随时听从侯相指挥。”
原来供奉官就是赵匡义,侯大勇不由得使劲看了一眼,暗道:“真没有想到,这位面相冷静的年轻人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宋太宗。
赵匡胤和赵匡义两兄弟在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一位是宋太祖,一位是宋太宗,赵匡胤在数年前地高平之战就已经见过面,而赵匡义则阴差阳错没有见过面,侯大勇回到大梁后,已是禁军中级军官地赵匡义一直在泽州防御北汉,今天是侯大勇和赵匡义第一次见面。
赵匡义从泽州调回大梁,是枢密院的命令。新禁军成立之后,禁军中下级军官的调动由枢密院负责,并不需要报经中书门下,因此,作为宰相的侯大勇并不知道赵匡义从泽州回到大梁。
梁、唐、晋、汉以来,枢密使一直在与宰相争权,枢密使是直接通过“宣”、“头子”来行使其权力,中书门下是用“敕”、“帖”发文来行使权力。枢密院的“宣”和“头子”的威力不小,唐明宗时,枢密使安重诲曾用“宣”驱走河中节度使、同平章事王从珂;后汉隐帝时,枢密使郭威即以“头子1,命保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白文珂代替“位兼将相”的西京留守王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