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零七章庙堂之gao三十七(3/3)

相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说法,影视节目中地宰相也常常权倾朝野,为何我当上宰相,却没有大权在握的感觉。柴荣是一个甚为精明地皇帝。精明当然表现在方方面面,不让大臣们一枝独大就是柴荣一贯坚持实行的手段,侯大勇感到束手束脚,其他宰相、枢密使同样感到诸多牵制,这也正是柴荣“平衡”的结果。

午饭时间,一名太监过来请侯大勇用膳。

侯大勇跟着太监来到宫中,柴荣满脸春风,看上去精神极好,一扫早朝时的满脸冰霜。

“朕没有想到智能和尚医术高明到这种地步,一幅普通的葯汤。几根黑针。就能妙手回春。”柴荣搓着手,兴奋地道“道士唐适也算是得道之人。今日却无功而返,反而是智能和尚立了大功,看来朕对僧人也有偏见。”

侯大勇心中一宽:少林寺智能大师果然不负重望。

御膳房陆续在侯大勇的桌子上放了六个盘盘罐罐,大坛子是香气扑鼻的五花肉块,还放着一些圆圆的山茹,另外还有一罐烧猪蹄、一盘爆腰花。侯大勇是个美食家,一看这些菜口,马上意识到这些全是蜀菜,蜀菜自然就和李重进联系起来。

果然,两人吃了几口。柴荣放下牛角筷子,道:“李郎很快就要西行,秦川受西蜀影响很大,饭菜多是蜀味,今日朕特意让厨师作几样蜀菜来尝尝,果然好味。”侯大勇也跟着放下筷子,笑道:“夺取幽云十六州以后,大周军就到成都府去转一圈,尝尝正宗地成都风味。”

柴荣没有过多绕弯子。直接又进入了北伐主题:“李郎是大周重将,由他到西南组成行营,西蜀必定认为我军在春季将展开进攻,从这一段时间汇集的情报来看,辽军根本没有防备我军进攻的准备,战备极为松驰,这声东击西之计看来已经取得了成功。三月份,若我军进展顺利,打到幽州之后,辽人未必能把主力调来。

侯大勇一直没有接触到大周朝的间谍组织,他得到的情报都是柴荣转给他的,只是军情营派到幽州的军士提供了一份重要情报过来,和柴荣的情报不谋而合,道:“汴河水军全部移师到大野泽,在那里加紧训练,水师全军已达到了两万人,大小战船在四百多艘,其中运兵船近一百艘,以玄蛟船为主力,其余船只为辅助船和后勤辎重船。这些战船均可以到达益津关,过了独流口,大军就只能下船了。”

“辽人作梦都不会想到有两万大军会由水路到达益津关,此战出其不意,辽人必败无疑。”柴荣说话间,眼光灼灼闪亮。

两人都对北进地图了如指掌,也不用读图,就仔细讨论水师北进的细节,这些细节已经讨论过无数次。

讨论持续了两三个时辰,要结束之时,柴荣随意道:“侯郎上一次建议把禁军一分为十,很有道理,只是这样一来,各部力量太弱,朕准备把禁军一分为六,为铁骑左右厢、控鹤左右厢、龙捷左右厢、虎捷左右厢、羽林左右厢和汴河水师,每军二万人,设都指挥一名,副都指挥使两名,以铁骑左右厢为例,最高统领为铁骑都指挥使,其次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和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他们各统领一万人马。”

禁军新军制,在侯大勇提议地基础上加以变化,实质上是把殿前司和侍卫司一分为六,每一部都有两万人马,实力均不弱,却实质解决了一枝独大的问题,此提案优于侯大勇最初地提议。

侯大勇禁不住击节赞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