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柴荣站在桌旁,细细品味着其间意境,等到字迹干透。柴荣对一旁的太监道:“把这幅字裱好,挂到广政殿。”
柴荣颇为欣赏地看了一眼陈子腾,对侯大勇道:“陈郎算得上一代收法大家。朕不能让其逸落在民间,就让陈郎进翰林院,明年春季开科之时,再去参加考试。”今日进园的都是皇亲国戚,但是并非所有地皇亲国戚都是如侯大勇、张永德、李重进这样地高官,有好几位皇亲是读书人,虽是皇亲。却因为屡试不中,身份不正,只做到区区五、六品的小官,他们听见柴荣这样安排,知道陈子腾铁定是明年春季的新科进士,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之色。
福元殿用过午餐,李重进等人就散去,符英仍在六妹符贵妃宫中,柴荣就把侯大勇一人留在福元殿。两人随意聊了一会,柴荣脸色慢慢严肃起来,道:“福元殿不是议事之地,侯郎跟朕到广政殿去。”
广政殿是柴荣私下议政之地,类似于侯大勇的书房,只不过规模气度是小小书房所不能比,侯大勇听到柴荣邀请他到广政殿,大脑立刻开始飞快地运转:柴荣有何要事,就不能在福元殿商议,而非要一本正经地到广政殿商议?
来到广政殿,气氛较福元殿为之一变,虽然花草相仿,可是来来往往地太监和亲卫都面色严肃,不敢带一丝一毫的笑意,柴荣更是收敛了笑容,闷声不响地在前面走。
王朴在殿内等候多时,看到柴荣走进来,赶快站了起来。
三人坐定,柴荣开门见山地道:“秋猎之事,应该有一个说法了,今日招两位来,就是拿出来一个具体的方案。”
侯大勇和王朴都没有说话。
柴荣指着侯大勇道:“侯郎是当朝宰相,又曾是节制一方的大员,你说此事如何了结?”
当日王朴在郊外所说的话,这一段时间经常在侯大勇脑海中回荡,侯大勇不断地置换角色,站在柴荣地角度思考问题:若我是柴荣,面临晚唐留下来武人当道的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军力地情况之下,削减军中重将的权力,禁军虽然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可是这两部实力极为雄厚,侍卫司虽然几经整训,仍有六万余人,实力之强令任何地君主都要天然地生起防范之心,看来柴荣是想借刺客之事改变这种局面。
侯大勇心中已有定见“侍卫军李重进都指挥使负责整个秋猎活动地安全,出了刺客之事,他难辞其咎,臣认为应把李重进调出侍卫军,恰好青州节度使安审琦被部曲所害,不如就让封李重进为陈王,到青州出任节度使。”
柴荣飞快地和王朴对视一眼,然后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王枢密院也是这个意思。”
侯大勇此时心情才轻松下来。
柴荣手抚龙椅,龙椅两侧各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柴荣用手掌轻抚着光滑如玉的龙头,若有所思地道:“现在殿前司、侍卫司地主帅都离开大梁,这十万之众由谁来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