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二章风云再起五(4/4)

是西羌族中较晚崛起的一支,起初居住在青海东南部的黄河九曲之地和松潘以西山谷地带,他们在南北朝末期才初露头角。到隋末唐初,党项族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东到松州,西到叶护,南到春桑、迷桑,北到吐谷浑部。

党项诸姓部落中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称为党项八部。其中拓跋氏先世本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后成为党项诸部中的一部,在党项诸部中最为强盛,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

开皇五年,党项首领拓跋宁丛等人率部落到旭州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开皇十六年,党项人进攻会州,兵败后降附隋朝,并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进贡。

唐太宗贞观三年,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招降了党项首领之一细封步赖,唐朝在松潘设州,授细封步赖为刺史,其他党项部落见到细封步赖受封后,也纷纷响应,唐朝又设崛、奉、岩、远四州,并以原来各部酋长分别担任各州刺史。

唐初崛兴于西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日益向外扩张,北上灭了吐谷浑,并侵袭威逼党项。散居在瓜、沙等州和青海湖边的党项部落被迫内迁,唐迁移静边州都督府至庆州,辖下的二十五个党项州,也随着一道迁徙。党项原住地为吐蕃占领,留下来的党项居民为吐蕃贵族所役属,吐蕃称这些人为“弭葯。”

唐中叶“安史之乱”后,由于发生了吐蕃、党项、吐谷浑等族联合对唐的进攻,唐朝采纳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建议,把散居在灵州、盐州和庆州一带的党项羌部落迁到银州以北、夏州以东地区。从此,迁居在庆州一带的党项羌部落叫做东山部落;迁居在夏州一带的党项羌部落叫做平夏部落,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党项羌人一度东进到石州。

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唐朝以夏州为定难军,以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再赐李姓。从此党项族便据有银、夏、绥、育四州。

唐朝灭亡后,党项拓跋部利用藩镇争战、朝代更替的机会,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到大周末年,已经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

而房当族党项人,一直居住在清水河畔,近年来屡次击败回鹘人,夺取了回鹘人的大量地盘,势力激增,房当党项军达到五万人,成为河陇地带新兴的强大势力。

房当明雄才大略,一向以党项拓跋部为榜样,这次攻入大周边境,就是要趁大周军主力南征之时,夺取灵州,为房当党项人打下一片生存的空间。打泾州,威胁颁州,房当明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其战略意图是把大周军的注意力吸引到颁州一带,调大周延州军、灵州军南下,然后,隐藏在灵州西面的房当党项军精税主力就顺黄河而下,一举占领灵州。

为了达到吸引大周军注意力的目的,房当明的弟弟房当白歌率领两万党项军,击败回鹘人后攻占了固原,再从固原进入了大周境内。房当白歌攻打渭州受阻后,当机立断,在吴留关留下三千人马守住咽喉要道,党项军主力则绕过渭州,直扑泾州,在泾州城外大败泾州军,河阳名将白重赞也战死在泾州城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