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何去何从(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章 何去何从

对于和符英的婚事,侯大勇始终心存忧虑,主要原因是由于符英是符皇后的妹妹。娶了符英,侯大勇将成为柴荣的连襟,如果说不了解历史,倒也罢了,侯大勇却明明知dao在几年后,赵匡胤将和他的bu下在陈桥驿上演一chu“黄袍加shen”的好戏,本来谁当皇帝无所谓,作为一般大臣,只是换个人来磕tou而已。但作为柴荣的连襟,就是皇亲国戚,命运就很难说了,现在是显德元年九月,距柴荣去世,只有区区几年时间。

通过公文往来,侯大勇知dao赵匡胤已开始训练禁军,事情正在一步步朝着历史记录的方向发展。对于赵匡胤的崛起,侯大勇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能力去阻止。平心而论,侯大勇认为赵匡胤还算是一个好皇帝,他夺得皇位后,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武功表现为“平荆南、定湖南、灭后蜀、灭南汉、灭南唐”打下了宋朝的山河。文治则表现为“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sai浊luan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为新兴王朝迅速聚拢了人心。

侯大勇来到古代以后,一直为生存而奋斗,现在地位提高了,依附于他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如chun兰、秋ju,粥场救下来的小武、小文兄妹,还包括未过门的符英,侯大勇gan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侯大勇危机gan越来越qiang烈,不断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现在有三个选择,一是服从于历史,任赵匡胤称帝,则现在必须要主动示好于赵匡胤,表示自己没有野心;二是扶助柴荣,让其避开那一场重病,则历史又不同;三是若无法拯救柴荣,则和赵匡胤争一日之短长。”侯大勇不原意选择第一zhong方案,第二、三zhong方案可以考虑,但是能否挽救柴荣的生命,确实是个未知数,因为其间不可预料的变数太多,江猪岭事件就是一个极好的事例。

“现在赵匡胤地位和我相仿,但占有中枢之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我也有优势,我毕竟是柴荣的连襟,有郑州这个基地,还有一支战力qiang劲的黑雕军。也许上天让我回到这里,就赋予了我神圣的使命,王侯将相,宁有zhong乎,我为何不能挑起这个重担?”

“宋朝承继隋唐帝国,却长期积弱,先后被辽、西夏、金、蒙古等打得丢盔卸甲,从此以后,中国慢慢从极盛走向衰弱,这和当时宋朝发达的科技、文化和经济极不相称,若我取代赵匡胤,能否zuo得更好?”

侯大勇翻来覆去思考,觉得还是需要未雨绸缪,利用来自现代、对历史发展大方向基本明了的优势,好好经营郑州,以此为基地,增qiang实力,然后再gen据实际情况决定进退。

打定主意后,侯大勇开始主动行动。前三个月,侯大勇并没有明确思路,只是尽忠职责而已,现在总ti思路是要以建立gen据地为目的,经营郑州,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看chu意图。

侯大勇拟定zuo好四件事,一件事是再次安抚难民,使liu落到郑州的难民成为侯大勇最忠实的支持者,这件事zuo好最容易赢得人心;其次要成立一所类似黄埔军校的学校,当然,不能叫zuo军校,取名为“嵩山学院”可训练一批忠心耿耿的干bu,juticao2办事宜还要细想;三是研究这个时代已chu现的新式武qi,在不提高军队数量的前提下,改良装备,改变战术,提高军队战斗力;四是要加大贸易,聚集财富,提高经济实力。这四件事只能以“随风潜入夜、runwu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力争二到三年产生效果。

理清思路后,侯大勇首先在难民中开展工作。难民大多安置在郑州以北、黄河以南的荒地上,随着安置工作顺利进行,liu入郑州的难民近千hu,达到五千多人。郑州之前筹得粮食八百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约一百二十斤。八百石约九万六千多斤,但是分到每个灾民tou上就很少了。

侯大勇再次到各大hu、寺庙中去筹粮,好说歹说,连哄带骗半威胁,再加上chu了一些军粮,又筹得三千多石粮食,虽然解决不了gen本问题,可有点总比没有好。

然后,郑州府chu了告示,在各县设立了自愿的捐粮点,凡是能吃的能用的,均在捐赠范围之类。当时民众多信佛,大多愿意行善事积功德,捐粮还是比较踊跃。设立捐粮点十天后,各捐粮点总共收到捐赠粮食近二千石、还有钱币七百多贯,另外还捐有一些衣wu、生活用品和蔬菜zhong子。

在唐代以来,hu籍制度已很严密,侯大勇在沧州立下战功,获得刘三庄园后,就在沧州登记入hu,成为大周朝正式一员,以前没有hu口,只能算是黑hu。

大周hu籍主要包括hu口、土地、赋役三项内容,规定三年一造。凡季年正月上旬,各县主guanhu籍的hu曹官员,携带本县上两年所造的手实、计帐,到州府去造一州之籍,籍依乡、里次序逐hu登记,每hu以hu主为首,记其姓名、年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