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不跟我走就跟福(2/2)

说完,周士相起离席,下面的事自有人会主持,该说的他已经说了,如果这样都不能让一些有犹豫的人明白过来,那他也没办法。反清大业任重远,跟不上脚步的自会被淘汰。

但,这是不是说我们的镇反运动错了?抓他们抓错了?肯定不是!如果因为他们中的一分人是所谓的好人,就不去追究他们和鞑勾结,祸‘’地方,那就是纵容他们。就等于告诉这些人,只要他们施舍一些钱粮来,哪怕他们带人杀人放火,哪怕他们替鞑向导,内应,我们都可以宽恕,这怎么行?

镇江,周士相正在主持大都督府会议,重是讨论最近的镇反运动。

不偏,问心无愧?

在江南,我周士相就了两件大事。一是决打击士绅特权,打破他们对舆论的垄断,让老百姓们能够听我们说,而不是听他们说;二是决摧毁地方宗族势力,让国法完全取代族权、族规。这两件事,直接关系我们太平军能不能在江南立足,能不能建设好江南,所以,谁不肯认同这两件事,就是不认同我周士相。

天下万民仕,所以不当为一君谋利。只要斯民好,我们便是改奉新君,也是合圣人大的。”

已经扩大化的镇反运动行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因为扩大化难免多杀人、多抓人,也带来了一定的思想‘混’‘’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不但但是各级官府,还蔓延到了太平军内。

黄宗羲的算盘打得不错,在没有周士相的这个时代,他反清一辈,临到老了却大肆赞满清,捧康熙,可见此人并非如顾炎武那般有大气节,也是很知灵活圆通的

镇反绝对没有错,不是军内还是军外,都要统一这个认知,各地驻军要严格执行命令,各级官府也要严重查办通虏士绅,绝不能睁一只闭一只,更不能姑息养‘’。总之,谁要不跟我周士相走,那我就请他跟福临走!”

万斯同是越发琢磨不透恩师的主张到底是什么了。

毕竟,黄宗羲所提的新学说不但可以成为周士相篡位的法理依据,也能为其得到读书人的支持,相比顾炎武那个虚君,天下事由有能者主持更能迎合周士相的自立之心。只要周士相采纳了自己的学说,那周士相这个皇帝便得重用他黄宗羲和其‘门’人。

他们在地方上修桥补路,建福济院收养孤儿,还经常施粥舍米,说是大善人也不为过。我们太平军办事要实事求是,必须承认这些人是好人,不能颠倒黑白,将他们统统都当作坏人。

黄宗羲没有直接回答弟的疑问,而是说:“顾炎武搞那篇公揭,说天下要由有本事的人主持,君主无能便当退居一边,垂拱之治。我等圣人弟也当反思今日国难本,这番话,对也不对,不对也对。且不问他对还是不对,为师的意思是,君主只一人,天下还是要由许许多多臣事,所以只要我们的大不偏,问心便可无愧。”

黄宗羲没有对最重的弟明言,他内心的真正想法是通过自己的‘门’人大造君主为天下公仆、为君不贤者当逊位声势,如此一来,当真事不可为时,周士相篡位自立,他也可以通过这一理论来制衡周士相,使其不得不重视他黄宗羲。

会上,周士相对属们说:“现在有人觉得,和鞑勾结的士绅地主们也有好人,咱们不应该将他们统统杀了,而是要区别对待。汪士荣那里呈上来好多案,有些我看了,有些我没看。我的理解是,这些人当中肯定有所谓的好人,而且不止一两个,是有一批。

“老师的意思是莫非是?”万斯同心中更是惊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