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保卫开封(2/3)

赵诚信激动的不顾份,当着全城士绅和江南右全军将士的面,给江南右提督库恩库大人磕了一记响,以谢对方拯救归德数万军民的壮举,也谢地方拯救自己和一家老小命的大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年腊月的时候,老臣宁完我向顺治了个折,提今后凡任知府、同知以官员者,必须将其家眷迁至京城,以此为人质,从而能让那些守城官员们有顾虑,而能够守于城。这个主意相酷法要委婉得多,且更有效果,毕竟人有亲情,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而害死亲人的。

信是大清的辅政大臣、钦差少保鳌拜亲自书写的,

吴重山那边,人虽没有城,可每日里“满蒙大兵”们在城外纵驰骋,看着叫人发沭。

赵诚信却不想库恩布大人去宁陵,因为他还指着对方替他守住归德呢。

赵诚信是有指望了,也有了信心,可唐三却茫然的很。消息已经很明确了,李来亨带领忠贞营主力早已离开归德,往宁陵、民权一带转移了。而宁陵、民权却是通往黄河渡的必经之地。换言之,李来亨和那帮老闯将们带着十几万人不顾一切的向北,向北,再向北了。

因为害怕,赵诚信不敢往城外派,所以他不知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内也是人心惶惶,守城的绿营将领们议论纷纷。赵诚信很怕这些绿营会突然造反开门投降,在这个时候,江南右提督库恩布大人却带着万援军赶到,如何不让他惊喜加!

于成龙那蠢货又一次来到提督大人的营帐,恳求唐三发兵攻打忠贞营,要不然,迟了。

如果再不有所动作,忠贞营必定会全军渡过黄河,那时,唐三是想追也不能了。



一封从开封急送来的信还是让唐三不再犹豫,决定去宁陵。

没有气节可言的赵诚信这么因为一家老小的命,在归德这座孤城起了大清的忠臣。也算他命好,忠贞营缺少攻力量,打不下归德,这才放着这。换作是更南边的太平军过来的话,只怕一个时辰能把城墙给炸塌了。

这一下,归德有救了!

在当前这个形势,如果继续实施酷法,因为弃地而杀守城官员,所起的效果只能是相反。至少,这些弃地的官员没有投降明朝,起那些明军还没到易帜的官员好得太多。所以杀了这些弃地官员,只会让人心更加心寒,对大清更加失望。不能以酷法震摄,清廷便只能采取其它的办法来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大规模投降。

顺治果断的采纳了宁完我的主意,叫吏商办。结果,赵诚信很不幸的成了这个新令的第一个受害者,原本在山西老家的妻和两个儿连同儿媳、孙都被迁到了京城。其名曰是要解官员后顾之忧,但谁不知那是人质。

原以为开郑战事会很快结束,到时开封那边会派援军过来,没想到,开郑的战事竟是持续了几个月。双方大小打了几十仗,却还是没有分胜负。赵诚信愈发着急,一方面担心开封那边会战败,另一方面又担心城外的忠贞营十几万人会咬牙攻破归德。这段日,他在城看的清楚,城外不时有打着各旗帜的寇兵经过,甚至有一次他还远远的看到了好像是一面王旗的大旗。

之所以只要知府、同知以官员留家眷在京为质,而不是连县令这一级也要留质,倒不是顺治对于那数以百计的汉人知县十分信任,而是因为北。京养活不了太多人。几百个县令背后是几万乃至十数万以的庞大家眷,这个数字在京的满州人都多,北。京连满州人的旗饷都快发不下去了,又哪里负担得起这额外多来的十几万人。故而,县令这一级被排除在外,只以同知为界。同知以官员毕竟人数少,他们的家眷不过一两万人,想办法总能安置得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