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八十三章魏蜀吴(2/2)

遏必隆不愧是内大臣,对汉人典故甚是‘’通。李国英听他这么一说,也觉甚对,正要附和几句,‘门’房来报,说是王宝求见。

李国英甚是奇怪,但未多想,挥手让‘门’房要王宝稍待,待他和钦差大臣宴后再召见。遏必隆不知王宝是谁,随问了下,李国英忙将此人来历说了。一听是个猛将,遏必隆便要见上一见。李国英自是不敢拒绝,忙要人将王宝直接领过来。

从山西过来的遏必隆来到潼关后,见潼关守卫秩序井然,粮草周转也十分便当,一颗不安之心便放了下来。信王多尼病重,早在月前就回了北京,平郡王罗可铎也被圣旨召回,遏必隆未来潼关之前,实际上主持潼关防务的就是李国英。只是李国英并不能指挥得动那些随多尼从贵逃回来的满‘蒙’大兵,所以他在潼关的日并不好受。遏必隆的到来,固然剥夺了李国英的指挥权,但却让李国英肩上的担为之一轻,也让他一直悬着的一颗心为之放了下来。钦差内大臣的份足以让那些满‘蒙’大兵为之摄服。

“我方才便说了,总督大人是不可能归降你家王爷的。”

下大势已不在清朝,而在明朝。你乃大好汉家儿郎,又何必为虎作伥,执意替满州异族效命呢?”

“他不在母城呆着,到关城来什么?”

“总督大人待我毕竟恩重,我怎忍心反他?”父母家人在对方手中,王宝又是个孝,怎可能真的不顾父母死活,只是他却也不愿就此叛了李国英,这让他良心不安。

遏必隆放下酒杯:“下形势虽对我大清不利,不过对贼秀才和吴三桂也不是好事。一个坐拥‘’兵,一个坐拥钱粮财赋,偏各保一个皇帝,难成一力量,假以时日,这二人后力便都不济。而我大清却上下一心,这局面如你们汉人史书那个三国一般,我大清是魏,吴三桂是蜀,贼秀才是吴,最后得天下的却是魏。”

遏必隆平日倒不喝酒,但今日李国英相邀,加上对李国英观不错,便难得破了例。席上也无他人陪客,只这他二人。李国英亲自为遏必隆斟酒,然后向他敬酒。二人你来我往便喝了几杯,话也多起来,难免就说到了扬州之战和朝廷调关外八旗关的事。

。。。。

李国英听后,冷笑一声:“吴三桂有此念,那贼秀才何尝没有,便是咱大清,怕也有此念吧?”

遏必隆握着酒杯:“朝廷正在整顿禁旅八旗,不日便有援军到来。麻勒吉去过西安了,据他说吴三桂空拥十万‘’锐,却不敢挥师来攻,显然这贼也是打得坐山观虎斗的念。”

方献亭随王宝去找李国英时,李国英正与钦差内大臣遏必隆在饮酒。

不知是因为酒多缘故,还是确有,遏必隆不经意提到当今皇上比之太祖太宗要差上许多。李国英酒清醒着呢,哪敢接这话,当下岔开话题,为遏必隆又倒满,说起了潼关下面临的几个难事。

方献亭却执意要见一见李国英,见对方定要如此,王宝便也不再多言,答应带他去见李国英。

方献亭:“我不是要将军反,而是请将军帮忙,让李国英主动归降。”

宝对这一有很清楚的认知,他不认为方献亭的劝说会有效果,‘’不好,总督大人甚至会命人直接将方献亭斩,以向清廷证明他的忠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