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百一十三章 闽王 顺王 辽王
西安将军苏拜乃是受延绥总兵韩应琦、四川提督王之鼎二人所迫,被迫chu降。
吴三桂自云南突然起兵入贵yang后,便以夏国相、ma宝为先锋,领兵两万余入川,ma宝领军直奔重庆。四川清军因多尼之‘luan’,粮草早已告绝,不少绿营将领以成都家眷遭满‘蒙’军祸害为由,拒不再奉四川巡抚高民曕之命,不少叛降将领甚至暗中命士兵绞辫,和川中明军联系,准备随时反正。
吴军值此刻入川,打chu的又是永历帝朱由榔的旗号,自是xi引川中清军。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南都新立了个定武皇帝,可朱由榔这个永历皇帝却是正统。奉正朔,自古以来都是华夏主liu,便是敌营也概不能外。加上太平军远在江南,一个远水,一个近火,川中清将选择效忠谁,自是一目了然的。
高民瞻审时度势,自知无力抵抗吴军,也不可能让那些降将跟着他撤,便抢先派人至夏国相军中,以重庆、成都二城请降,又愿为吴军袭取保宁。除此之外,又有谭诣、谭弘等降清明军来降,川东地区永历派驻督师、重病缠shen的文安之等亦遣使‘yu’迎永历帝。
吴三柱闻讯后大喜,以永历帝名义委高民瞻为明四川巡抚,谭诣等来降清将续为明候,来投各官俱升赏有加,并发米粮,安抚川中数万百姓,此举迅速稳定四川局势。另命永历拟旨召文安之至贵yang,‘yu’以其为内阁首辅,以收拾招揽云贵川等地明军杂牌力量。
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吴三桂命“咒水之难”的幸存者,ma吉翔的‘女’婿、任礼bu‘侍’郎的杨在携永历圣旨往南京,督促唐王弃帝号自归藩下,责令南都一干文武即日以永历十四年为正朔,罢“定武”偕号,遣使造册至贵yang奉表永历皇帝。
其实吴三桂觉得这个提议很是可笑,他dao贼秀才已拥新帝,哪里会理会朱由榔。那唐王皇帝才zuo得几天,又哪会甘心从宝座离开。此事有些荒唐,真想要南都服ruan,唯今之计还是先入北京,他定武祭孝陵,朱由榔便能祭成祖以下诸帝陵,届时大义名份永历本就不缺,法统也是神宗孙,兵将亦有,人心向谁便难说了。
洪承畴却笑dao此事就是荒唐,但却不能不zuo。倘不遣使南都,岂不是自承永历不如定武,旧帝不如新帝,又或是默认定武小朝廷的法理‘xing’了不成?
这件事的重要‘xing’不在于南都是否愿意退让、贼秀才真将唐王撇下重奉永历,而在于叫江南、叫湖广、叫两广、叫江浙、叫那北方各省都知dao,永历天子尚在!
天子在,唐王zuo得什么皇帝!
永历在一天,定武便zuo不得数!
洪承畴这么一说,吴三桂恍然大悟,忙让朱由榔赶jin拟旨。朱由榔为自保,也为获得吴三桂的支持,更为自己帝位,对吴三桂和洪承畴的zhongzhong指使,竟无一不答应。吴三桂自贵yang启程入川时,三dao封王圣旨同时自贵yang快ma加鞭发chu。
一dao是封周士相为“齐王”的圣旨,一dao是封郑森为“闽”王的圣旨,一dao是封李来亨为“顺王”的圣旨。
周士相早已在南都得唐王册封齐王,此事天下尽闻,朱由榔却再颁封王旨,其中自是有用意。若周士相接受永历“齐王”封,则唐王的定武朝廷便立即灰飞烟灭;若周士相不受,则于朱由榔不损,天下人至少看到了他对于有功之臣的封赏之厚,不会如从前责怪他赏罚不明,吝啬王爵。这个态度,洪承畴怎么也要让朱由榔zuo足的。
南都也郑森为“闽王”,永历这边也同样封闽亲王,倒有两家争着要拉拢郑森的意思。不过比起南都的闽王封,朱由榔这里还有一dao丹书铁券,却是许福建为郑家世镇之地,此例既是仿世镇云南沐家,又是仿清廷对三顺王之例。当初吴三桂从汉中起兵入川南下时,清廷便有云贵二省择一省归其藩镇之议。
吴三桂和洪承畴希望郑森得封闽王后,能在福建和浙江形成一gu独立势力,令南都无法尽占东南,如此将来真有定武、永历相争之时,郑森这个闽王能成为牵制南都的重要力量。
吴三桂不担心郑森不受永历这个王封,世镇福建这个‘诱’‘惑’可他是十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若当年清廷肯答应他这个条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