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一十五章杀猪传统(2/2)

周士相便将山西发生的事情简短于张长庚说了,张长庚听后思虑片刻,对周士相清廷对山西商人下手,无非是因为国库没钱。

张长庚这么一说,周士相自是明白了,但又觉不可思议,问张长庚清廷这杀取卵之事岂不怕寒了人心。

周士相笑着扶他起来,并未计较张长庚礼节上的失误,而是先称赞了他一番。无外乎因为张长庚的识时务之举,武昌城中的百姓得以避过战火,也使明军减少伤亡等等。张长庚自是百般惭愧,不住说我从前有罪什么的。周士相哈哈一笑,与他既已弃暗投明,那从前所的事就不要再说了,往后他还有借重之。听了这话,张长庚自是如吃了一颗定心下,除了担心北京的家人外,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过照这么说来,福临倒是有这狠劲,也果绝的很,知自己现在最需要什么,最不需要什么。”

慨时,董常清拿来两份文报,都是从武昌传来的。两件事,一件事是在建昌的明庆王冯双礼已派使前来,奉唐王为正朔;另一件事也是冯双礼传来的,说是西南的满蒙清军在多尼和平可铎的率领下已从贵重庆,正往成都逃跑奔。

张长庚笑,清廷此刻便和崇祯朝一般,关以来的积蓄都耗在了南方战事,如今这战事依旧持续,如无底般需要填大量钱财、人力力,而北地早就破败,天下有数华只在江南和湖广,如今却都被周士相所占,他们要再不下狠手,只怕北地保不住,大清也保不住。这当节骨上,清廷又如何顾得了那么多。至于所谓人心,完全是勿需担心之事,这年,要狗的多了。只要清廷不倒,争着去叼清廷抛的狗多的是。今日有八家皇商,明日未必没有十三家富,当然,他们最后的结局同样逃不过被清廷抄杀。因为抄杀有钱之汉人,是清廷早在关外就推行的国策。

“从前鞑无钱,便靠抢掠,尔今有国公在,鞑无从抢掠,江南财赋重地又失,鞑却又要维持他们的朝廷和大军,自然只有对治下有钱人动手。。。那八家皇商自天启年间便与鞑私通,三十年下来,家产俱是可观,抄了他们,清廷须臾之间,倒是不必担心缺钱了。”

“鞑在辽东时就有杀猪一说。这杀猪却非真杀猪,而是杀汉人。老在时,便喜查量汉民粮谷,凡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定为‘无谷之汉人’。老说‘无谷之汉人’是‘不耕田、无谷、不定居于家,由此地逃往明国之光’,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发现就捕杀;后下谕,指责‘有谷之汉人’窝藏细,接受札付,命各地将有谷之汉人杀尽。如此,辽东便无复有汉人,便有,也是旗下为之耕作苦命者,亦所谓包衣或阿哈。”

周士相一惊:“吴三桂反了?!”(未完待续。)

周士相有些慨,也很佩服福临小儿的狠劲。他同时想到了郎廷佐公房上的那份蒋国所上“奏销”大案的文书,如果不是自己的现,恐怕现在被查抄家产的不是山西那些皇商,而是江南这些士绅了吧。

清方面这些年也都是由年轻的宗室领军,心下也就释然了。在犹豫了片刻后,张长庚跪倒在地向周士相行了大礼,不知是习惯还是张,他用的是满清的礼节。

周士相复,他有一事不明,不知张长庚能否为他解惑。张长庚立时如受般,忙说愿为粤国公分忧。

“鞑真是视我汉人为猪狗了,哼,却不知,谁才是待宰的猪!”周士相听的恼怒,对满州更是痛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