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八十八章小明王故事(2/2)

徐应元听后,看向汪士荣。汪士荣犹豫片刻,轻轻。梁双虎那边自然没有问题,郭绍这里一脸为难,可最后亦是答应。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找周保国。到了南都,大帅若是问罪,有我担着,与你们无关。”

宋襄公等人苦劝,监国却执意不去,他对阁臣:“朕监国之时就曾有言,乃因天南巡沙漠,海内虚君,统绪几失,国危民惶,诸臣士民,连番劝,至再至三,孤方允从监国。今天车驾既已归国,孤如何还能窃居监国之位,代行天事?你等不必再说,孤已决定,即刻遣人赴滇奉上表文。”

“有什么倒霉的?”徐应元“哧”了一声:“廖永忠不过封侯未封公而矣。”

郭绍不想当廖永忠第二,想要劝阻大家不要找死。廖永忠的前车之鉴可是血淋淋的。

张安:“不,我只是反对害监国。”

袁廓宇急了“天归国一事乃是洪承畴家信所言,他乃清廷五省经略,此事如何能信!再者,天现在到底在何,是在晋王那里,还是在吴三桂手中?若在吴三桂手中,天便是被俘,有英宗故事在,殿下仿成例便是。若在晋王,仍是陷边境,与国不通,殿下更应代行天事,岂能就此弃监国号!”

“便是封了侯,廖永忠后来也是横死,这事还得慎重,不可草率。”

徐应元有些失望,若无张安军情司参与,这事办成的成功就要低很多。他是不怕的,公主叔父又如何,难大帅还能为一个女人怪罪他们这些忠心下不成?

“这么说,张兄是反对此事了?”

很。”

郭绍听后怔了一下,国朝定鼎大封功臣时,太祖朱元璋对诸将说:“廖永忠在鄱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此话说得笼统,但当时之人,后世之人哪个不晓得太祖皇帝是因为小明王的事怪罪廖永忠,这才封侯不封公。

徐应元嘿嘿一声,:“廖永忠僭用龙凤,自己找死,怪得了谁?再说,法不责众,我等是为汉家的天下,是为大帅辛苦打下的江山着想,大帅那里不会责怪我们的。要真让监国在这胡来,真了大事,坏了大局,你我将来难还不是死?”说完,看向张安,问他是否参与此事。

统一了意见,徐应元心中大定,便对张安:“那周指挥那边就劳张兄去跑一趟了,有你去,周指挥定然没有意见。”

“殿下真是糊涂!”

张安却摇:“大帅仁义,我等若害了监国,便是让大帅负上弑君之名,这比当年孙可望所为还要恶劣。再说下大帅也无自立之心,当日文村劝蒋指挥的事你们不是不知。”顿了一顿,张安又提醒徐应元:“监国毕竟是公主叔父。”

张安也是果决,当下便和梁双虎去找周保国密议此事。徐应元和汪士荣他们亦去准备。此时,行内,首辅郭之奇、大学士宋襄公、丁之相、袁廓宇等人仍在相劝监国启程北上。连城亦在,却是不时言反对。洪育鳌则是不知如何是好,是该劝监国真的归政于天,还是上去南都登基为帝。

“臣以为袁大人说的对,洪承畴乃是汉,此人所言不可当真。臣这两日来反复思量,总觉此事乃是清廷计,用意便是阻殿下至南都!”丁之相亦。(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