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八十四章达素遣使(2/2)

延平向来果断,威信又重,诸将只得奉令。延平下令全军立即大修船只,只等年后兵东番。然就在军议后的第六天,却传来了南都被太平军光复的消息。接着南都就有周士相的使者前来,告诉延平,甘辉、余新等郑军将士已被解救,此刻正在江南和清军战斗。周士相邀延平再长江,两军会师南都,共奉唐王号令天下,驱逐满鞑。

最后,延平决定世郑经守厦门,辅以洪旭、黄廷等将,与洪旭之洪磊、冯澄世之冯锡范、陈永华之侄陈绳武三人调度各岛防守事宜。

诸将困惑时,延平却接待了达素派来的使者。(未完待续。)

延平的意图为取东番为复明基地,而不是全军撤往东番,自绝大陆。所以金厦及南澳一带的岛屿不能失去。为此他决定亲自统率主力征台湾,命忠勇侯陈霸防守南澳;派郭义、蔡禄二镇前往铜山会同原镇该地的忠匡伯张守御该岛,必要时策应守南澳的陈霸;留官郑泰和参军蔡协吉守金门;洪天祐、杨富、守南日、围、湄州一带,连接金门,以防北面来犯之敌。

一。不同意兵东番的比同意的要多,有将领更是提和廣東联兵合取fj这怎么也要比去东番,远离大陆要。有将领更是心下担心,去了东番,还如何抗清,如何复兴大明?

原兵尚书唐显悦、兵侍郎王忠孝、zj巡抚卢若腾三人绝不同意延平去东番,认为收复东番的目的是脱离抗清前线,仅从郑氏一家私利考虑取远离大陆的台湾为安立命之所,是无意复明的表现。但他们不敢直言,便以吴豪和黄廷意见为肯,认为不可去东番。

协理五军戎政杨朝栋支持陈永华之见,认为收复东番此举可行。杨朝栋是郑鸿魁旧将,在军中素有影响,他支持兵东番,使得不同意的将领开始动摇。延平趁机起拍板定下此事,不容诸将再议。

南都光复的消息令得金厦军民为之欣喜鼓舞,失利的颓丧一扫而空,两岛鞭炮之声日夜不绝。鲁王朱以海在病榻上闻讯后,泪满面,要世朱弘桓扶他起来向着孝陵方向长跪。宁靖王朱术桂、泸溪王、东王等明朝宗室亦是激动,一个个在那如小孩般又又喊。

参军陈永华见诸将和官员们不同意藩主意见,思虑片刻,:“世上之事,了才知能不能成,不如何知成不成?先尽人事,再听天命。吴、黄二位将军所言,是经其地,细陈利害,乃守经之见,亦主也,未可为不是。但建威伯所言,大兴舟师前去,审势度时,乘虚觑便,此乃行权将略也。所以我以为,不若先尽人事,成与不成,都由藩主决断。”

延平藩下诸将磨拳掌,便要再长江和太平军会师南都。然延平却迟迟未有下令各军再长江,这让宗室和诸将们都是困惑。已有更确切的消息传来,苏松提督逢知都扯旗反正归明,正在攻打折江的闽浙总督赵国祚和折江巡抚佟国,何以藩主却还兵不动,便是不长江和太平军会师,也当发兵大陆,攻取湢踺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