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周士相要葛义带甘辉等人去吃酒席,与张煌言坐下谈起郑军将士一事。太平军破南京后共解救
了五千多郑军士卒,另有一万多家眷,能够找回的‘女’眷都找回,找不回的多数便是死了。家眷现在都安置在南京,五千多郑军将士有两千也安置在南京,余下都编在江南
师当中。可以说,江南
师的主力是由郑军士卒构成,占了一半,余下一半是浙军,另一半则是太平军。
周士相于镇江城赏赐有功将士,大赞甘辉、余新、郭法广、魏大龙等将。
张煌言忙避了这一礼,
:“煌言一介书生耳,国公率全军倡义复明,复我南都,于大明有大功,更于我浙军上下恩重如山,杀鞑之事,我自起兵之时便引为己任,国公不说,我亦不会推辞!”
听了尚书大人这话,余新顿时惭愧,郭法广、魏大龙亦是羞愧。
周士相起
轻笑,示意尚书大人不必如此,打了胜仗,理当
兴。
周士相

:“控住北新州,鞑
营就
不来。目的已经达到,能全歼固然是好,但若拼得损失惨重,也得不偿失。我已令湖广援剿军团乘长江
师赶来,待大军到齐,先
了鞑
营,再和福临小儿决战。”说完,又向张煌言鞠了一躬“到时,还要劳尚书大人费心费力。”
张煌言缓了缓脸‘
’,
:“此役鞑
瓜州
营虽有损失,但建制尚在,一日不将其
掉,总是钉
。国公还要
作谋断才好。”
周士相开诚布公的和张煌言说了自己的意思,他想将郑军将士留在太平军中,这个余新也有此意,甘辉对去留都无意见,只是需要延平王的认可。所以周士相想请张煌言休书一封去金厦,说服延平郡王能够同意甘辉、余新等郑军将士留在江南。
“也不知延平这会到底什么打算,是应国公相请来长江会师,共奉唐王呢,还是攻打达素,收复福建?”
张煌言暗自叹息一声,因为他觉得延平多半不肯奉唐王。
胆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厚实无比的木城结构竟然开始解
,不断的随江
飘
。
张煌言有些迟疑,
他对延平王的了解,恐怕不会让甘辉和余新留在太平军中,但他还是答应休书,尽力相劝延平。
至于浙军方面,张煌言早就和周士相谈过,浙军只剩两千多人,家眷又多,不擅陆战,没有地盘,
本难以独自发展。正如当年定西侯张名振死后,张煌言率
寄托延平藩下一样,尚书大人这一会也是主动提
和太平军合兵。周士相对此求之不得,自是满
答应下来,也正因为张煌言主动提
合兵,才有江南
师设立。此因果关系。
清军
师退
瓜州
营后,船上、岸上的炮台胡‘
’向着江面炮击。听着声势很大,然而全是无用功,‘狼’费炮
而矣。
余新和郭法广、魏大龙等将却是兴奋,甚至有轻视鞑
之意。见状,坐在周士相
侧的张煌言微微摇
,板脸对他们
:“胜不骄,败不馁。你们忘了南京城下的教训吗?忘了在上游逃窜的日
吗?”
木浮营上的清兵赶
放下小船向北岸撤去。原来余新引‘诱’清军耗费炮弹的同时,魏大龙等人潜
割断了清军木浮营绳索。再用炮那么一轰,这木浮营自然解
。木城一旦解
,上面的清军再多,火炮再猛,也是无济于事的。
“城散了,快逃!”
甘辉谦虚
:“国公过奖!这一仗之所以得胜,全是因为国公信重,放手大用我等而矣。”
余新和魏大龙顺利完成摧毁清军木浮营的任务,但是付
的代价也不算小,30多条船只剩13艘,700多兵丁也只剩下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