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二十一章一颗心凉个彻底(2/2)

官郭雄取地图,给了军的参谋意见。军参谋一致认为,唯有走长江路才能有攻占南京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已经由原先的七成变成了现在的五成。军降低攻占南京成功的机率原因便是清安亲王岳乐带往南京的援军。

没有师,如何夺取安庆?那安庆可是在江对面啊!

周士相对诸人,军情司探知兵尚书张煌言正带着原定西侯张名振师在江南左各府活动,这支浙军师虽然不及郑军大,但也是一支实力不弱的师力量,若能和他们取得联络,让浙军袭取安庆,尔后合太平军沿江攻打南京,那这路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李之粹以为大帅是想收编鄱匪,尔后让这些江去攻打安庆的清军营,如此太平军便能由路攻打南京,不想周士相却是摇:“一帮匪有什么大用,指着他们肯效命,黄菜都凉了。”

战争的主动权,周士相是万万不会拱手让的,他必须采取攻势,牵制搅清军,更要夺取南京,这不仅仅是因为南京近在咫尺,而是因为收复南京的政治意义极大,对于人心的影响大到无复可加地步。一旦南京被明军光复,不说太平军内的那些降官降将,就是清廷内那些汉官汉将,恐怕都要重新审度一下天下大势。到时不是周士相担心内不稳,而是鞑酋顺治得考虑一下攘外同时如何安内了。

和广西的野战军团主力,如此势必削弱湘黔、桂黔防线力量,西南清军压力大减,很有可能趁机突破封锁,到时两支清军重兵前后夹击,太平军的日可不好过,一个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郭雄给数据,如果走徽州、宁国、太平这条陆路,主力四镇全抵达的话,最快也得20天,这还得排除中途会遭到地方清军的拦截,及建立在南京清军如傻般缩在城中不,任由太平军大摇大摆的向南京城下发。若南京清军城拦截,占据地利,那么军对于能不能击退清军,抢在鞑酋大军赶到前抵达南京城下不抱乐观。

九江有原清军的营,不过在九江总兵陈元逃跑后,九江营也一轰而散,葛义接九江后只收编了几十条船和数百清军师,短期内本别想建成一支属于太平军的长江师。

诸将对于浙军了解不多,周士相便要郭雄将军情司送来的有关浙军活动情况和实力简单说了下,听说浙军就在宁国、芜湖一带活动,诸将顿时议起来,倘若浙军真肯合太平军夺取安庆,那攻打南京可就有很大把握了。正议时,军情司却有急报送来,周士相打开一看,一颗心顿时凉了个彻底,信中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浙军在铜陵自相瓦解,兵尚书张煌言率残弃了海船上岸奔英霍山区去了。(未完待续。)

自二世为人那日,周士相便一直筹谋捡取南京国姓兵败果实,今日这果就在前,虽说这果上现在满是尖剌,可只要咬牙伸手去摘,忍着痛总能摘下,所以他如何肯放弃。

周士相拍板而定,南京必须夺取,会议的主题不再是打不打南京,而是怎么打南京!

周士相下了决心,陆路太慢,不可测的风险又太大,那就走路。延平王逆风而上,他便顺风而下。

可诸将听到大帅这不容置疑的命令,却是面面相觑,走路是快,也稳当,能够一次将兵粮草都运上,可问题是太平军哪来的师?

另外,走陆路的话,对北伐军的后勤也是个极大的考验。毕竟周士相下了严令,北伐军不得抢掠百姓粮草,这就使得军的后勤压力大增,北伐军离南京越近,就意味着粮草运输线越长。在纯靠人力运送粮草的情况下,保证前线粮草供应,显然是个代价极大,也极其困难的工程。

诸将都是困惑,李之粹却是睛一亮,问:“大帅莫不是想收编鄱湖那帮匪?”

“那大帅的意思是?”李之粹不解了,不收编那些匪,从哪师来。

太平军北上攻取赣州后,鄱匪便联兵起事,称十八家,声势很响,各家各寨大小兵丁也有一两万人,主事者称天下复明大元帅,比周士相这个唐监国册封的征虏大将军、兵大都督都要威风,下面总督巡抚封了一大帮,这个王那个公的好不闹。不过太平军攻陷南昌、饶州、九江以后,这些以复明为旗帜的匪却不来降,也不派员和太平军联络,只在湖中快活。太平军这边忙于攻占江西各府县,一时也没顾得上这些人。

“走路,拿下安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