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见虢王5(2/2)

而这北上州的三千人,也会顺势攻略州与山南一线,趁将江南与山南淮南大分地域归杨氏麾下,与江北的虢王李抗礼。

李辅国暗暗冒了一冷汗,坐在那里,有些心烦意起来。

正如他当日与孔晟的密谈约定,若是李光弼亲自指挥的太原保卫战失败,就意味着李唐朝廷再无光复关洛和中原的能力。而一旦如此,天下必将群雄割据烽烟再起,他作为江南一带的土皇帝,也不会甘于人后,在江南打起自立为王的旗帜。

当然,若是李光弼成功保住太原并兵中原,那么,这三千先锋军就是杨奇向朝廷邀功请赏的重要证据。

孔晟蓦然意识到,这江北的虢王李如此保存个人实力,莫不是也有坐视观望乃至趁火打劫的不轨心思?

事实上,杨奇也不是傻,以他的政治智慧和脑心机,不可能对李辅国逃离江宁没有任何对策。

杨奇话说得漂亮,但说穿了不过是虚应其事,本没有实质的行动。不过,调集粮草和整军备战是真的,至于是北上抗贼还是另有图谋,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此刻,杨奇其实已经向朝廷上表,声称钦差李辅国在游途中莫名失踪,他派军队四搜寻无果云云。杨奇主动向朝廷请罪,并同时在江宁发布整军备战宣言,将奉朝廷昭命,率江南两兵十万,不日北上抗贼。

李辅国嘴角一,脸微微有些尴尬,但还是缓缓,沉声:“没错,杂家此次来江南宣召,朝廷加封杨奇为江南两行军大总,开府仪同三司,不日督率江南守军北上抗贼。”

而反过来说,若是杨奇真的率军北上,哪怕是虚应其事,谋反的嫌疑也就立洗清了。李亨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稳,绝对不会轻易动杨奇这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藩镇大员。

孔晟心里暗,离开虢王府后,必须要上给杨奇写一封密信,警告杨奇必须要有所动作,以实际行动来澄清和洗脱杨氏的嫌疑。

至少,在杨奇谋反没有形成既定事实的前提下,他不敢妄报。

别人听不孔晟话里的意来,但李辅国却听得字字句句真真切切,他心暗暗哆嗦起来,孔晟若有若无暗藏警示的话语完全诛心,他猛然意识,纵然自己上表奏呈说杨奇有谋反嫌疑,但拿不确凿的证据来,皇帝目前正是用人之际,岂能因为自己一个太监的话,就反一路藩镇?

当然,为了将事情坐实,避免来日遭受诟病,把这场戏演得更真实一些,杨奇命自己麾下直属锐卫军3000人,离开江宁北上州,打着的正是江南大军北上抗贼的前锋队旗号。

天下大,各野心家大行其,凡此,凡是手里掌握兵权的大势力目,有起兵夺取天下黄袍加的念,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未完待续。)

轻啊了一声,因为战,消息堵,他并不知李亨朝廷已经对杨奇加官爵,还要昭命杨奇率军北上,闻言有些震惊。

孔晟说到此,目光邃地投向了李辅国。

“所以,待杨使君江南兵北上与江北大军汇合,河南叛军其实就不足为虑了。”孔晟声音变得低沉起来,角的余光掠过脸沉嘴角搐的李辅国上:“国难当,若是各方各路人团结一心,共抗安贼,何愁安贼不灭?”

等人也有些意外地扭望着李辅国。李辅国来江南的真正使命,因为消息闭,还没有传到江北来。

同时他还有些不满和嫉妒。他自认为持在抗贼的第一线,但皇帝却不对他行任何褒奖,让他心生怨忿。

孔晟不动声地望着李辅国。从李辅国细微的神变化中,他大概心中有数了。他知自己今日面见虢王试探李辅国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有自己这番话在,以李辅国沉多疑善变的格,他八成不会轻易向朝廷举报杨奇谋反。

孔晟微微一笑,又:“所以,睢不能失。守住睢,就能保住河南,也就是保住了江北。从全局考量,朝廷这才昭命江南杨使君整肃江南兵,北上抗贼。李公此次下江南,为的就是这般。”

而到了那个时候,倒霉的恐怕就是李辅国了。

一念及此,他忍不住望向了神沉的虢王李,心念盘算良久,觉得这不是没有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