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八章华鼎宋县学(2/3)

这一日正好是知县视学日,照州县学法,知县、县丞、主薄都得十日一视学事,赵梓就带着王冲直接去了华县学。一路也没大张威仪,鸣锣开,就穿着便服,带着王冲和两个家仆,如闲游一般溜达了过去。

赵梓没什么表情变化,径直往读书声行去。透过大敞的窗框,长屋里二三十名学生倚案肃坐,捧着书本,摇晃脑地跟着端坐上方的夫诵书。

像是自语,又像是解答王冲的疑惑,赵梓低低:“县学与府学同城,县中弟皆可直试府学,有心向学者,自不愿在县学里浪费时间。”

王冲还是不懂,赵梓再叹:“华是倚廓县,县学能到这般,已是不错…”

“王门焚匾的孝王二郎!?”

顾教授补充:“府学也不受县学的上舍生,还要另试,因此县学的三舍也只是用来分学籍低。”

王冲肃然:“学生自当努力向学,不负知县所望。”

没去看远远就迎门的学官,赵梓对王冲认真地:“华是倚廓县,县学自不免凋落,我也是把你当一尊罗汉,置于其中,指着旺三分香火。”

大门和照在南,一间阁屋充作文庙在北,两厢长屋分据东西,院里石砖零落,片片泥土,让中间的那株老槐显得寥森森。

听顾教授的介绍,王冲才知屋里的夫其实也是学生,或是年纪长,或是学业,就被授了学职,协助教学。

“另有仆役六人,库一人,经办县学屋楹学田…”

刻意用力的琅琅读书声耳,王冲打量四周虽然破败,却打扫得齐整洁净的环境,心说面工程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啊。

来人以一个青官服已洗得发白的老者为首,称“华县学添差教授顾丰”将赵梓迎了去。

可是过万的望县,生员怎么会这么少呢?

语气转为昂扬:“本县此任以学事为重,此非虚言,顾教授安心,本县对县学已有打算。”

赵梓终于开了:“三舍并于一斋?”

顾教授等学官喜不自禁,谢连连,接着赵梓话题转到王冲:“此姓王名冲,尔等该已耳熟能详,今日起他也县学。”

看来那十日一视学的规矩也就是纸面文章,这是赵梓第一次视学。添差教授顾丰絮絮叨叨地介绍着县学的情况,用词虽不同,意思却让王冲倍觉熟悉。“经费不足”、“不受重视”、“开展工作很困难”“在有限的资源下已经竭尽全力”等等…

县学离县衙不远,倚金河而立,看着这破落远胜县衙,竟不比海棠渡荒庙好多少的院落,王冲很有些诧异。

激地再度谢过,暗自己的学途也该是一路平坦。

顾教授摆一副苦脸:“生员太少,夫也少啊…”照州县学法,生员五十人以下的州学不设教授,县学则并旁县。华县学只有三十来个学生,还能维持住,甚至拿到一个添差教授的编制,已是例外了。

“县学有学正二人,学录一人,学谕一人,直学一人,并下官同掌学事。在籍学生三十四人,其中两人为斋长,只设宏文一斋…”

“过目不忘的神童王二郎!?”

赵梓满意地,转负手,面容肃正,再非王冲的师长,而是一位正途,寄禄宣教郎的从八品大宋京官。

三舍法已行多年,州县学校都要分上、内、外三舍,再以每舍分斋教学。华县学三舍并于一斋,确实怪异。

几个学官一下围住了王冲,光毕。让王冲想起上一世里,被各家学校招生员团团围住的学霸。

直到赵梓离去,王冲依旧被学官围着,个个嘴里啧啧有声,

顾教授的汇报又转向县学的产业,原来县学经费由两顷学田和租门面支撑,这琅琅诵书声里夹着熙熙攘攘的街巷喧嚣,正来自县学隔去的商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