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说着,王冲讶异地看了过去,我的意思?
“原来是二郎!就知道二郎心肠好,连箭头都磨钝了,我孙四真是该死!”
孙舟再转向王冲,蓬蓬叩头,王彦中朝王冲也施了个眼色,王冲恍悟,心中触动。自己这一番算计,弄出来的名声根基不稳,这是在给他揽恩打补丁呢。
学着大人样也训诫了孙舟一番,才知孙舟只被打了二十杖,流刑也免了。侯十则改成了流两年一千里,总算还能呆在蜀内,而不是流配到广南那等烟瘴之地去,等于是保住了小命,难怪孙舟这般感激。
很是不舍地谢绝了孙舟献上的谢礼,王冲对王彦中的观感又变了一分,这个爹…还是很有爹的担当。
傍晚,王冲的感触继续加深。
堂屋里依次摆起了濂溪先生周敦颐和伊川先生程颐的牌位,王彦中肃立在前,王冲伺立在旁,高大的王十一和矮瘦的邓五跪在牌位前,毕恭毕敬地三拜九叩。
“伊川先生承下濂溪先生的衣钵,我自伊川先生那学得洛学,洛学教授的是天地之理,为人之理。你们二人本就受蒙于我,自今日起,再收你们二人为徒,传你们洛学之道。你们二人虽非读书良才,但孔圣言有教无类,不求你们显宦于世,但求知书达礼…”
王十一和邓五再朝王彦中叩头,口称先生,言语间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气。
一边的王冲心说,迂腐君子要操持起人心来,比自己还要犀利。
王彦中收两人为徒,其实是为王冲擦屁股,王冲一番阴谋诡计,两人一清二楚。为了拉拢两人,不至于将这些事泄露出去,让王冲坏了名声,王彦中竟然也使出了阴招。
往好里说,两人与王冲成了师兄弟,就能守口如瓶,不谈前事。往坏里说,以后两人真要用这些事攻击王冲的人品,那就是自败人品,他们的话也没人信。
当然,对这两人来说,被王彦中收为亲传弟子,就意味着身份也不同了。即便入不了学,但靠着跟王彦中王冲的关系,也再不是寻常的乡村农夫,他们会踏上一个更高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就这点来说,其实也是一场交易。
另外,王彦中也是看中了两人在王冲道出实情后,依旧继续帮王冲,淳朴知义,否则也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冒险。
“十一,你家渊源不浅,与我王家也不无关系。我依稀知得,你家历代祖辈都如你一般,是至善守义之人。既已随我向学,今日就给你取个新名,叫…王世义,志国三世的世,忠孝仁义的义。再为你取表字为…志远,望你承累世之义,志向高远,不负先人所望。”
王十一的名字不是取自排行,而是大字不识的父母就着他十月初一这生辰取的。现在王彦中给他取了新名,不仅蕴义深远,还合旧音,再加上标志着超于常人身份的表字。王十一,不,王世义感激得哽咽出声,也不说话,就把头杵在地上,久久没有抬起。
“五郎,你本也聪慧,只是生性疏漫,若是潜心向学,未尝没有出息。我也给你取个新名,叫邓衍,大衍之数的衍,以学化性。表字么…就叫子固,望你衍中守固,不忘本心。”
邓衍红着眼眶,不迭地道:“谢先生赐名!这辈子先生就是我爹娘,我一定会努力进学,挣得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