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百六十章 骤变突生
“宣,百官入朝觐见!”在这声高亢的报门声中,shen穿着各zhong颜se朝服的大臣们鱼贯而入,虽然对于这偌大的皇极殿来说,这百十来号人当真算不得人多,但是气氛却是大大的不同了。
怎么说呢,总之,上百位朝廷重臣全都汇聚于此,那气场是相当犀利的。
高拱那句“十岁天子何以治天下”并不是说着好玩的。虽然说无论是谁,问任何朝中大臣这句话的对错,绝对没有人敢当着他人的面说这句话是对的。
可是实际上,也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句话并非妄言,是有dao理的。
但是究其原因,究竟为何会如此,可能会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十岁就坐上天子之位的人还是个孩童,还不明事理,书还读得不够,还不能完mei地chu1理国家大事以及大臣们之间的事情。
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一点,这是封建皇朝的时代,谁能够坐上皇位并不是由这些通过关系或者是科举考试而成为大臣们的人来决定的,是皇家的事情。一个zuo臣子的人,可以不认同这个皇位上坐着的人,甚至可以去联合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去推翻他。但是不论是谁,都无法质疑上一代的皇帝为何会将皇位传给这一代这么一个无能的人。
真正让这句话成立的原因,就是因为,十岁的天子人情世故懂的太少了。这样的孩子,特别是这些皇子们,若是平日里还好,但是一旦被下面那么多人仰望着,自己的一个决定就能定夺许多人的xing命。这zhong徒增而来的压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如此幼小的年龄便能够承受的。
这样一来,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孩童天子,一来是承受不住大臣们的重压,那么一来个别人,特别是那些自以为老资格,总是喜huan将自己的意志qiang加于他人的人,很容易就能让他不经过考虑便同意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决定;二来,对于朝臣们的争斗,年幼的皇帝也极其容易受到shen边亲近之人的蛊惑。
这才是重点。
不过朱翊钧在这一点上zuo得很好,从来不会去惧怕什么人多之类的事情。其实,关于这一点,似乎大明朝的皇帝zuo的都不错,从来不会有人因此而chu什么臭。最多是,有的是当真毫不畏惧,有的只是犯浑而已罢了。
而如今,朱翊钧便是一脸严肃,但是毫不jin张地坐在那张对于他来说宽大无比的龙椅上,面se如常地面对着下面的大臣们对自己的参拜,还能平静地说chu“众卿平shen”这样威严无比的话语。
不过他也明白的很,如果如今,他的旁边不是坐着两gong太后,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不是坐着他的母后李太后的话,那就相当完mei了。
而对于站在下面的大臣来说,如今这副场面也并不让他们觉得好受,尤其是高拱。
为什么?因为冯宝如今正站在朱翊钧龙椅的旁边。
自从朱翊钧登基之后,只要是lun到这zhong早朝,或者是召见群臣的时候,冯宝就必然是站在朱翊钧的旁边的。这若是在平日里,倒也是没什么,毕竟皇帝的shen边站着一个太监,也并不过分。
但是冯宝却是不同,他gen本就不知dao回避,或者是故意如此。向一个十岁的皇帝叩tou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是皇帝,是一zhong这个时代超然的存在。
但是你冯宝一个太监,即便是手中握着甚至可以遏制皇权的权利了,但是你毕竟还只是一个太监而已。一个阉货,一个nu仆,竟敢站在皇帝的shen边接受满朝文武大臣的叩拜而不知dao回避,这gen本就是欺君,而且是当着皇帝面的欺君。
但是如今,两gong太后和皇帝都在场,他们都没有说什么,默认了这zhong事情的发生,其他这些zuo大臣的,又有什么话好说呢。
不过虽然说不chu来,但是他们对于冯宝的愤怒,或者说是嫉妒,却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对于高拱来说,shen为新皇辅政的他,本来才是应该享受这zhong见到皇帝而不用参拜的殊荣的,凭什么同为辅政的冯宝就可以不叩拜。不叩拜也罢了,你冯宝也应该自觉一点站开了呀。
而冯宝那zhong理所当然的yan神,更是让高拱愤怒到了极点。
可以说,高拱选择这个时候,这个新皇登基不过才半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弹劾冯宝,这件事情占了很大的因素。
不过如今,高拱觉得自己就快要熬chutou了。他昨天联合了很多人,将弹劾冯宝的奏折以他辅政的权利,tiao过了司礼监,直接送到了两gong太后和朱翊钧的手上。而如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