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
官员们个个都jing1明得很,怎么会听不懂夏天南的意思?无非是持抚台的手令充任特使,督办收粮和储粮相应事宜罢了。
an说这事也不难办,有抚台的手令,加上抵御鞑子的大义,不guan是百姓还是州县父母官,有谁敢违抗?有抗令不从者,安上一个“勾结建nu”的罪名,轻者杖责,重者砍tou,保证无人敢聒噪。至于百姓的损失谁来买单,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了。他们担忧的是,在离鞑子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守着百姓抢收粮食,万一碰到了征粮的鞑子怎么办,岂不xing命难保?
似乎这位被抚台临时请来主持防务的平南伯并没有过多地考虑他们这些官员的人shen安全,提chu了建议之后,只顾着替百姓考虑后路。
“我的提议,对百姓有很大的影响,把粮食全收了,就断了他们的生路——不仅无粮缴纳赋税,而且连口粮都没有了——恐怕战后会民怨沸腾。我暂时想到两个解决办法:一是给每hu开个单子,注明官府征粮多少石,是小麦还是稻谷,事后由各州县负责归还。不过这个法子很啰嗦,而且有漏dong,恐怕到时各地的胥吏会上下其手,欺上瞒下,贪墨本该归还给百姓的粮食,或者借机敲诈勒索。第二个法子就简单些,an粮食市价当场发给银钱,钱粮两讫。鞑子退兵后,百姓可以用银子买粮吃,也可以折算成银子缴纳赋税。”
夏天南的话并没有引起官员的共鸣。他们关注自己的安全远胜百姓的死活,所以这两个解决办法他们没心思讨论,现场一片沉寂。
这时一个青袍官员越众而chu,yan神不善地盯着夏天南:“请问平南伯,让官员奔赴各地主持收粮事宜,可有hubu的公文?耽误了秋季的征粮,谁又来担负这个责任?本朝赋税,既有折se,也有本se,就算你发给百姓银子,又拿什么来缴纳本se?还有,登州府库空虚,这银子又从哪里来?”一连串问题如连珠炮一般,一环扣一环。
夏天南眯yan看着他,问dao:“这位大人贵姓,官居何职?”
青袍官员傲然dao:“免贵姓张,单名一个斌字,乃山东巡an御史。”
原来是补谢三宾的缺。夏天南上下打量了他几yan,悠悠地说:“张巡anshen为言官,这张嘴确实犀利得很。不去考虑如何让鞑子退却,一双yan睛却只盯着自己人挑刺。看来这七品巡an很适合你,没个十年、秋季的粮赋,赶跑鞑子才是yan下最重要的事,你在这个节骨yan上挑刺,太过巧合,我怀疑你和鞑子暗中有勾结——战时勾结敌军,抚台是否有权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以稳军心呢?”
谢三宾对自己这个巡an位置的继任者也不gan冒,这厮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tou,总是喜huan挑mao病,动不动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给自己捞取晋升的资本。听京城里的朋友说,上次夏天南派人来提亲下聘,还被这厮偷偷告到皇帝那里去了,幸好皇帝留中不发,没有下文。他想整治这厮久矣,今天终于有了打压的机会。听到夏天南的话,点了点tou:“本抚提督登莱军务,战时如果发现有人勾结敌人,确实可以先斩后奏,以儆效尤。”
张斌见这翁婿二人一唱一和,不经意间给自己扣了一个“通敌”的帽子,气得要吐血了,指着两人说:“你们血口pen人、打压异己,我要上本参你们!”
夏天南挥了挥手,让几个近卫营士兵把张斌拖了chu去“既然有勾结鞑子的嫌疑,就先看guan起来,等鞑子退兵之后再慢慢审问。”
张斌一路挣扎,大声说dao:“你无中生有、构陷忠良,我必定不会放过你,等着被参吧!”
chu1置了张斌后,夏天南继续问众官员:“收粮的提议,诸位还有什么看法?”
连地位超然的巡an御史都被扣上了“通敌”的帽子,没有人敢以shen试险,纷纷点tou“诚恳”地回答:“提议甚好,就请平南伯分派差使吧。”
夏天南笑dao:“我对山东各州县不是很熟,juti何人赶赴何地,还是jiao给抚台安排吧,我就不喧宾夺主了。”
谢三宾觉得这个提议甚好,cao2作得当的话,不费一兵一卒就能bi1迫鞑子主动退兵,到时候一篇hua团锦簇的奏折递上去,就能变成自己率领登莱军民赶跑了鞑子,功劳簿上又能添上重重一笔。当下也不矫情,没有和夏天南谦让,an照官职大小和距离远近,把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派往登州附近的州县去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