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二十二章总兵变副将(2/2)

“臣以为不妥。这夏天南之所以能够练兵练些名堂,多半是因为在琼州府那偏远之地没有掣肘,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若贸然把他安置在北直隶,说不定就泯然众人矣。不如封他总兵,仍然留在琼州。”

仁闻言打起神,毫不犹豫地回答:“臣以为,山东巡御史谢三宾辅助平叛有功,又熟悉登莱一带的民情,是最佳人选。”

崇祯审视地盯着温仁,见他迎着自己的目光毫无躲闪之意,暗暗。作为皇帝,最怕臣互相勾结,铁板一块,对抗皇权。温仁是“孤臣”,这谢三宾是言官,两人之间应该毫无集,这个推荐,应该自公心。朱大典、谢三宾等人平叛有功,本来就要封赏,既然首辅也推荐此人,那就这么定了。

崇祯停下了脚步,长叹一声:“哎,长卿言之有理。可是这一来要耽搁多少时间,时不我待啊!朕恨不得今年就把京营练起来,派去剿寇、打鞑。你也知,地方上的那些武将,要起饷来一个比一个叫得,要打仗了就推三阻四,诸多理由,要是朕能练十万锐京营,又何必受这些武人的闲气?”

崇祯坐回到椅上,问:“那依你的意思,该如何封赏这夏天南?既然要熬资历,不如直接调到北直隶来个闲散总兵官,如何?将来要调京营也方便些。”

议完了这件事,崇祯想起了奏章中的另一件事,既然首辅在这里,不如一并征求他的意见。

“臣知陛下的苦衷,不过速则不达,有些事急不得。”

仁无奈,心:谢三宾啊谢三宾,我只能帮你到这了,皇上要拿你的女婿,我无能为力,到这份上再劝阻就是不知退了。

崇祯想了想,拍板:“不能直接升总兵,不然将来没有封赏的余地,先压一压,只给个副将。等到将来要调他京,再由朕亲自下旨封赏,既能让他受君恩,又能震慑京营诸将官是朕亲封的,谁敢不服!”

仁松了一气,这一招声东击西,总算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打消了他的念

心中这么想,中却说:“陛下圣明,理当如此。”

“那就拟旨:朱大典统兵有方,升兵右侍郎,仍为山东巡抚;谢三宾辅佐平叛有功,任右佥都御史,加山东察副使,巡抚登莱;夏天南斩贼首李九成、截叛军师立功,升副将,加广州都督,仍驻扎琼州;其余各路兵,着兵论功行赏。”

这就是帝王心术了,要拿,先抑后扬,让其德,顺便宣告众臣,这是朕选的人,你们都要合他,不能暗地里使绊

“山东兵既平,登莱巡抚空缺,须得补缺。长卿有无合适人选?”

不是时候。不如先山东平叛的功绩论功行赏,把他的官衔升上来,在地方上磨练一番,多攒些功劳,熬一熬资历,等到战绩、军功、资历都无可挑剔的时候,再调京师,自然到渠成,无人敢说闲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