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二十章久违的捷报(2/2)

王承恩想了一会,斟酌着回答:“大同、宣化那边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好消息,河南的寇那边下只有坏消息,还在打仗而且有展的只有山东了…婢大胆揣测,是山东的平叛有了结果?”

崇祯哈哈大笑,原本苍白的脸因为兴奋而呈现病态的红,他指着王承恩笑骂:“你怕是属狗的,鼻跟狗一样灵。确实是山东来的捷报:朱大典称,登州已经收复,山东境内的叛军已经全歼,贼首李九成授首,孔有德在战不知所踪,极有可能葬大海,其余王登之被生擒,这一战大获全胜!”

崇祯所说的鞑乘虚而,说得是今年七月后金皇太极亲率大军兵分四路,以大同、宣化一带为主攻方向,分别破关山西和河北北。这已经是鞑第二次关,第一次是崇祯2年,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大安关内,攻占遵化,直京师,称之为“己巳之变”当时后金军队一直打到了京师,数万明军战死,名将满桂、孙祖寿阵亡,最后扬长而去,给崇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

说相声也需要捧哏的,崇祯看完捷报,正需要与人分享喜悦,闻言笑:“王伴伴,最近朕听到的都是坏消息,朝的大臣们又拿不什么好主意,现在好不容易听到了一次捷报,你说朕该不该兴。你不妨猜一猜,是哪个地方报的捷?”

来,脸也慢慢现了笑容。一旁的太监王承恩关注着崇祯的表情变化,心想,这多半是一份捷报,否则这段时间被各地的坏消息折腾得寝难安的皇爷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好在这次关,鞑并有没有大举攻各地城池,也没有攻击京城的迹象,各地官员的奏报来看,鞑“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目的主要是财和丁,这让崇祯和朝大臣都松了一气。但是听任鞑劫掠总不是个事,于是崇祯调了在河南征剿寇的曹诏等将领率军北大同抗击鞑,直接后果是让本已陷官兵包围圈的迎祥、张献忠等人趁机突围,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王承恩又惊又喜,赶回答:“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山东兵平息,算是解决了腹心之地的隐患,河北、辽东的兵能腾手来对付鞑寇了。”

崇祯叹:“是啊,李九成、孔有德之已有两年之久,又是在山东这么要的所在,牵制了北直隶的太多兵力,连辽东都派锐,导致边关空虚,才会让鞑乘虚而。如果山东战事还不见好转,朕已经打算拿下朱大典治罪了,幸好他还算争气,取得大捷,保住了自己的命。”

事实证明他的推测是正确的。崇祯看完奏章后,拍案而起,大喊了一声“好,痛快!”,然后离开了椅,在殿来回踱步,显然难以掩饰心的兴奋。

王承恩适时发问:“皇爷为何如此兴?婢可是有些日没见皇爷这么开心过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