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其实,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趟究竟为何而来,他甚至懒得去考虑这个问题,只是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武候祠是成都的一所著名景点,而他并不想和那些普通游客挤在一起,所以他抵达武候祠的时候,已经过下午五点,临近景区关门时间。不过,当他向门卫出示工作证后,还是很顺利地进去了。
迈进略显阴暗地大殿,一步步向那高踞正前方地神像走去。
推金山,倒玉柱,他直挺挺地跪了下去:“祖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磕下头去的那一刻,两滴清泪悄然洒落,他哽咽道:“不肖弟子、天机宗第三十二代传人敬告师祖,方今天下,强者逾强,弱者逾弱,已成秦吞六国之势,强美挟天子以令诸侯,分苏俄,扩北约,平中东,远交近攻,屯重兵于我西疆,而我泱泱中华,空有三万里海疆,关岛以西,竟无立锥之地,东有恶邻,西有蛮邦,北踞虎狼,南疆不靖,更有千年教蠢蠢欲动,乱我中华人心。反观国内。中土承平日久。贪渎之风日炽,开国初年之浩然气象,十去**。”
又重重磕下头去:“弟子鲁钝,智谋才略不及师祖万一,充其量不过是个官场小人,然世事纷扰,常感心中不安。不知何去何从,弟子今日前来,只求师祖指点迷津。”
周天星现在所做地,其实就是“请神”所谓请神,并不是世俗中所理解的跳大神,而是一种真正地精神沟通方式。
一位道行高深地修道人。就算死了。往往也会在世上留下一定的精神印记,不仅如此,如果操作得当,甚至可以与之产生沟通。至于其中的玄妙。周天星也不太清楚,只是曾经有一次,偶然间听江玉郎提及这方面,了解到大概的原理,却不知具体该如何做。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在武候祠中,才有最大可能请出武候在世上留下的精神印记这就要从祠堂的作用说起了。之所以古代中国人非常喜欢建祠堂、建宗庙。并不是没有道理地。简单地说,祠堂就是一种汇聚念力的工具。如同北京**,就是汇集无数中国人国家信念的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念力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力量,因为它往往是汇聚几代人甚至千百代人共同拥有的某种信念(信仰),这种力量的层次,是单个人拥有地精神力无法比拟地。同时,这也是古代欧洲屡屡爆大规模宗教战争的最深层原因。
其实,周天星此行,并没有真正奢望能和武候的精神印记产生沟通,事实上,就算真的沟通了,对现实也没什么作用,毕竟武候已是近两千年前地古人了,而且是个失败的修道人。
尽管如此,周天星还是很希望能和武候沟通一下,不为别的,纯粹是出于一种敬仰。之所以敬仰,也不是因为这位祖师当年智计无双,而是纯粹从人格高度,油然而生的一种情结。
这种情结,起源于昔年第一次在课本上翻到《出师表》,读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