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七十九章(2/2)

川贞联军的时节打着白旗,来到锦城下,其随从向城上声大喝,先是报自己的份,而且提城见风王唐寅。

突然兵偷袭桓军之后,莫国这才对此解释,称莫军之所以攻桓军,并非是要援助风国,也并非是要与伐风联盟的诸国为敌,而是因为桓军在途经莫国领土的时候,曾有掠夺和杀害过无辜的莫国百姓,同时还列举了一些证据。

莫国一改坐山观虎斗的姿态,直接参战,一是因为唐寅派的使节上官元武已到镇江,并且见到了莫王邵方,将目前的战局详细讲述给邵方,请他支援风国。其二,便是贞军曾屠杀莫国百姓并将其尸制造瘟疫的事情已在莫国广泛传开来,使得莫人对贞军恨之骨,连带着,把川军也一并恨了去。莫国援风的声音越来越,尤其是军方将领们,皆认为贞军在莫国的所所为对莫国而言是奇耻大辱,若不能讨回公,莫国今后还有何脸面存于列国之内?

桓军还未到风国,便被三军和虎贲军联回本土,原来还对其抱以重望的任放大失所望,而且最令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莫国最终还是站到了风国那一边,得到莫国的支持,风国的军力倍增,己方取胜的希望已微乎其微。

李呈队下落不明、合围锦之计失败、金卓川郡作战不利、四十万桓军大败回国、莫国对风国的援助已浮上面,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让任放萌生退兵之意。

他的信件传到上京,没过多久,得到肖轩的回复。

看到肖轩的这份回书,任放心情又是激动又是澎湃,同时也彻底安心了。

正所谓加之罪何患无词,莫国是说桓军杀了百姓,抢了财,桓军也解释不清楚了。

任放已打定了主意,即便要退兵,也得通过谈判的手段在风国上占得最大的便宜。

肖轩在信中并没有给他明确的指示,但却下放给他极大的权限,也充分显示对任放的信任。肖轩的信中写明,让他随机应变,将在外,所遇的大事小情,皆可自己主,无须顾虑君主和朝廷的意见。

接到肖轩回信的隔日,任放派一名使节,去往锦,邀唐寅城相谈。

任放经过思熟虑,给川王肖轩写了一封私人信,在信中他未为提退兵之事,只是详细讲明己方大军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尤其是补给问题,已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

正当双方的战斗于半胶着半对峙的状态时,莫国突然又横一脚。

的兵力相差悬殊,桓军完全可以轻取对手,但双方展开战之后,四十万的桓军在战场上占不到任何的优势,只能战至和三军势均力敌的程度。

在此战中,梁启可算见识到虎贲军的厉害,十万骑兵,发起攻时,真好象排山倒海一般,不用战,仅仅是十万骑一起向前冲锋的声势,就足可以威慑住任何一个对手。

邵方本就是主张参战的,只不过是朝中大臣们反对,现在他得到军中将领和全国百姓的支持,再无顾虑,正好上官元武又来求救,邵方便顺推舟,令虎贲军协助风军,于莫境的桓军。

不过,即便任放是全军统帅,但伐风之战可不是他想打就打,想退就能退的,要撤兵,必须得得到川贞二国王公的首肯,任放心中明白,远在千里之外的两国朝廷又能会理解前方战事的吃,大臣们只会单纯地看双方的数据,而在数据上,己方还确实占有优势,自己若是提议撤兵,没准就会被扣上个怯敌的大帽

四十万的桓军就这样成为贞军的替罪羔羊,了莫国愤的对象,在三军和虎贲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全军溃散,一败涂地。

城上的风军将士闻言,鼻都差气歪了,己方的城池是你说开就开的吗?自己的大王又是你说见就可以见的吗?有情冲动的士卒举起弓箭,就要杀城外来使,多亏守城的将领闻讯及时赶到,阻止那些要放箭的士卒,然后令人上回城内向大王禀明情况

毫无预兆,莫国的虎贲军突然参战,由桓军的后方展开攻。三军就够让桓军难以招架的了,现在再加上虎贲军的偷袭,桓军哪里还能支撑得住?被二军杀的大败,虽然死伤并不大,但四十的大军被打散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