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辈分颇高,威严也是深重。范引麒等人虽有点仰仗师长之威而跃跃欲试的意思,却还不敢违逆他的口谕。十几位华山修士遂持剑站到惊心石下,摆开九宫斗魔大阵,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五位魔宗修士。
俞和与宁青凌亦躲进了一处石凹里面,既然此处阵眼有云台峰的前辈修士镇守,那他们自然乐得袖手旁观。
那云台峰三剑把掌中青锋一引,剑锋上漾起道道寒光。他们凑成小三才剑阵之势,齐齐将身一纵,从百尺峡惊心石上跃过,直朝对面的五个魔修发招攻去。
也不见那五个魔修祭出法宝,他们同时吐气开声断喝,就这么赤手空拳的拉开了架势,沉腰踏步,分别站住五行方位。俞和一看他们亮出的起手式,就知道这五人全是以武入道的近身肉搏高手。修行内家武道之人讲究不借助法器外物,单凭脏腑中一口小五行元炁沟通天地,演化阴阳坎离,将肉身锻炼至逆转先天,通身皮膜筋骨坚如金钢,一招一式都挟有千钧之力,拳掌腿脚皆可与上品法器相抗。
华山剑修深谙阵法之道,那三口飞剑排成品字形,直取中央戊己土位的黄头巾魔修,可南方丙丁火位的赤头巾魔修挥出一拳,东方甲乙木的青头巾魔修托起双掌,阵法既动,当空火借风势,一片流焰罡风翻卷上来,将三口飞剑团团裹住。
那西方庚辛金位的白头巾魔修身形闪动,人已纵身而起。他用足尖在三口飞剑上轻点借力,一式鹞子翻身,亮出一双银光灿灿双掌,十指并拢如刀,对着那姓戴的华山修士当胸插下。
云台峰三剑的随身法剑,正在流焰罡风中纠缠,一时间撤不回来。眼看到白头巾魔修猝然近身猛击,三人情急之下左手一翻,各又取出了一口灵剑,三柄宝剑往前一错,与白头巾魔修的肉掌绞在一块。猛听见刺耳的金铁摩擦声响起,虽有火星四射,可那白头巾魔修的血肉手掌却是安然无恙。
镇守中央戊己土位的黄头巾魔修与东方甲乙木位的青头巾魔修瞅准机会,扬掌朝天一按,两道沛然气劲凭空而生,震得三位华山修士撤剑后退。而赤头巾魔修与白头巾魔修不依不饶,展开腾挪身法,形如游鱼一般的在剑光中穿梭。他们专用近身短打的肉搏招数,扑进云台峰三剑的怀中空门痛下杀手。
正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道门中修仙剑的多,但却鲜有人苦练近身搏杀之术,而这种在方寸之间判生死的凡俗技击法,却恰恰能克制擅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的飞剑术。就见一红一白两条人影犹如跗骨之蛆,倚着剑光连连紧逼,打得云台峰三剑招不成招,阵不成阵,空有一身精妙绝伦的御剑术,却根本无从施展,只能挥舞长剑左右抵挡。
交手只数息之后,云台峰三剑已被逼得背靠“惊心石”而战,下面的范引麒等人全为自家师长捏了一把汗。
耳听得那位姓戴的华山剑修高声长啸,见他双目圆睁,须发皆张,手上剑势一变,双剑大开大阖,充满了悍不畏死的铁血气相。三十六道恢弘剑光连环斩出,其中竟无有一招守势,尽是要与人同归于尽的泼命抢攻。
一轮惊雷暴雨般的豪迈快剑,终于将危局扭转。面对霸道蛮横的剑势,那五个魔修不得不抽身自保,这才让云台峰三剑喘了口气,赶忙重整小三才剑阵。
咬牙连发三十六剑,这姓戴的华山剑修已有些气息虚浮。另一位姓申的华山修士立马与他互换阵位,顶替到了小三才剑阵的天字位上。这位姓申的华山修士把双剑一圈,张口喷出了一十二柄清蒙蒙的尺长小铜剑,这些古朴铜剑上雕满了鱼鳞纹路,一口口首尾相连,在空中游弋飞舞,形如一群活泼泼的青鳞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