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喜闻乐见的。
韩云华之所以会让陈光等人接触高树勋完全是因为他了解历史的走向,高树勋虽然是石友三的部下,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石友三的兄弟,但是石友三最后还是要死在高树勋的手中,只不过时间要比这晚一年而已。
高树勋,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武,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在参加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中,开始认识中国,毅然脱离国民党军队,到天津寓居。933年5月,冯y-祥将军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高树勋又到该部当骑兵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后,高树勋出任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直到河北省保安部队改编为国民军6军新编第6师。1938年2月19日,日军占领了新乡市。根据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不准高部南渡黄河的指示,高树勋指挥所部新8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交替掩护撤退。
历史上,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高树勋的新六师被改编为国民党十军团第八军,高树勋任军长,受大汉jian石友三的节制。石友三,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y-祥的“十三太保”石友三与日本特务头子土f-i原拉上关系,借助日本势力,勾结失意的军人政客,组织队伍在冀东活动,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石友三与日伪军勾结,其部属十分不满。师长米文和、张雨亭等不愿当汉jian,准备伺机除去石友三。高树勋因不愿进攻八路军,石友三便挑动日军袭击高部。这样,石、高之间的矛盾就进一步加深了。石友三第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及总参议毕广垣,利用这些矛盾,与高树勋策划,寻机杀掉石友三,以除大患。194o年11月,,石友三在冀南战斗中遭到八路军的毁灭x-ng打击,遂转而投靠日军,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在联合消灭八路军后向日军投降。臧伯风、毕广垣、高树勋等感到形势紧迫,决心赶快下手。他们请出原西北军将领、时任鲁西行署主任兼游击主任的孙良诚,由他出面请石友三到高树勋部面谈,说是要消除两人的隔阂。石友三见是老长官出面邀请,便表示同意。12月1日,石友三率一连骑兵随孙良诚到高树勋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不一会儿,一勤务兵入内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相请。”高树勋即离室而去。突然,4名卫兵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孙良诚这时才知受了利用,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独自离去。当天夜里,高树勋命士兵将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知道这一细节的韩云华很清楚石友三和高树勋的关系以及矛盾,而且韩云华更知道高树勋在历史上也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1945年9至1o月,国民党动了进攻解放区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刘伯承、邓平在进行平汉战役的同时,开展了秘密争取高树勋率部起义的政治攻势。高树勋对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内部排斥异己、挑起内战的行动表示不满和反感。1945年9月上旬,高树勋派人秘密来到上党战役前线指挥部面见刘伯承、邓平,商谈和平事宜。1945年1o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起了平汉战役。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1o月3o日,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以通电形式向全国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高树勋率部起义后,使敌军受到很大震动,丧失了固守的信心。刘伯承将解放军主力调至漳河以北敌退路两侧,于运动战中歼敌孙连仲部两个军计2。3万余人,生俘敌4o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