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回姚dao衍借卜访主黄子澄画策劝(2/2)

张玉暗暗奏:“殿下心事,已被这和尚参透。若只隐讳,不以实告,岂倾心求贤之?”燕王:“参事已至此,料也隐瞒不得。”遂于夜,悄悄召内殿,对他实说:“寡人随皇上东征西战,立了多少功劳。若使懿文太在世,他是嫡长,让他传位,心也还甘。今不幸薨了,自当于诸中择贤继立,如何却立允炆一小为皇太孙,寡人心实不平。皇上若不悔,寡人决不能株守臣之位。贤卿前在京,初见时即说以白帽相赠,寡人细思,今已为王,王上加白,是一皇字。昨又卜皇帝,未知贤卿是戏言,还是实意?”衍因正:“国家改革,实升降一大关,必经几番战戮,而后大定。唯我朝一驱中原,而即归命,于理察之,似有一番杀戮在后,方能不尽之败气。今观外患,似无可虞,故皇上不立殿下,而立太孙,正天心留此以完气运也。故臣敢屡屡言。若以臣为戏,试思取天下何等事,殿下何如主,臣何如人,焉敢戏乎!”燕王听了,大喜:“贤卿所论,合寡人之心。但恐寡人无天之福,不能上居天位耳。”:“以臣观殿下,明明是天无疑。殿下若不信,臣荐一相士,殿下试召他来一相,便可决疑矣。”燕王:“相士是谁?”:“相士姓袁名珙,号柳庄,风鉴如神。”燕王:“寡人亦久闻其名,但不知游于何地,召之未必肯来。”:“这不难,目下国中逃军最多,只消命长史勾军文书,差几个能事人役,将文书中串袁珙名字,一勾即来,谁敢阻挡。”

宝。”燕王大喜:“若果如卿言,定当厚封。”赏赐千金,命不题。

此时天下太平。太祖虽则虑皇太孙不能常有天下,却见他仁孝异常,十分他,竟为他图谋万全。一日视朝,因问各边将官名姓。兵对答不来,太祖又问:“诸臣中也有知的么?”只见礼主事齐泰班,将各边名姓,一一奏明,不遗一个,又且随并方略陈之。太祖大喜,就升齐泰为兵尚书。因顾谓皇太孙:“朕事事都为你置停当,你只消安享太平,但要修齐家,敬承天命。”

燕王大喜,遂命长史行文,差人往南方一带去勾摄。原来袁柳庄名重天下,人人皆知,差人容易访问。去不多时,即将袁柳庄勾到燕国。燕王想到:“衍既荐袁柳庄,自是一路人,我若召他相见,他自然称赞,如何辨得真假。莫若我私行,去试他一试,看他如何?”遂先命一个心腹侍臣,引袁柳庄在酒肆中饮酒。又在宿卫军士中,选了九个格魁梧的。自家也取军士的衣服穿了,与九人打扮一样,共凑成十人,一同步行到酒肆,就坐在袁柳庄对面吃酒。袁柳庄忽然抬看见,吃了一惊,忙起看着燕王:“此相,帝王也。如何在此,莫非是燕王么?”因拜伏于地:“殿下他日贵不可言,不宜如此轻行。”燕王假惊:“你这人胡说,我十人皆宿卫长官,甚么殿下!”袁柳庄又抬一看:“殿下不要瞒我。”燕王笑一笑,就起去了。不多时,即召袁柳庄见,因问:“寡人之相,果是如何?汝当实言,不可妄赞。”袁柳庄:“殿下龙形凤姿,天地阔,额如圜,伏犀贯,日丽中天,五岳附地,重瞳龙髯,五事分明,二肘若玉,异日太平天也。”燕王:“汝之称许,虽不尽妄,但天之言,则未足信。”袁柳庄:“殿下若果应天之相,请自看脚底有两黑痣,文尽形,方知臣言不妄。”燕王喜:“寡人足底,实有两黑痣,从无人知。卿论及此,真神相也。但寡人如今守王位,何时能脱?”袁柳庄:“必待年四十,须过于脐,方登大

且说燕王原有大志,时时被衍耸动,又经袁柳庄相得如神,便满心喜,决意图谋。因命心腹臣张玉、朱能,暗暗招兵买,聚草屯粮,只候太祖晏驾,便行好事。时时差人京察听。

燕王看见,王字上加一,是个主字,又着劝之意,心内甚喜。但要防闲耳目,不敢招搅,假怒:“这和尚一发胡说,快去罢。”衍笑:“去,去,去!”遂摇摇摆摆,走去。

皇太孙叩谢恩退。因思皇祖之言,不觉忧形于。就坐在东角门踌躇,适遇太常卿黄澄走过。这黄澄,曾为皇太孙侍读过。看见了,遂问:“殿下为何在此,有不悦之?”皇太孙:“适才皇祖圣谕,说事事为孤置停当,遗孤安享,真天地厚之恩。但孤思之,尚有一事未妥,孤又不便启奏。”黄:“何事?”皇太孙:“方今内外,俱安无事,独诸王分封太侈,又拥重兵,加以叔父之尊,倘不肯逊服,何以制之?”黄:“昔汉文帝分封七国,亦过于太侈,太傅贾谊痛哭涕上书,言尾大不能掉,后来必至起衅。文帝不听,至景帝朝,吴王濞果警跸,谋为不。赖晁错划策,渐渐消夺浸弱。后虽举兵,便易制也。此前事也,异日若有所图,当以此为法。此时安可言也!”皇太孙听了,方:“先生之言甚善,孤当佩之于心。”说罢,各各回去。只因这一语,有分教:君亲无仁义之心,骨起嫌疑之衅。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