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2/5)

“范师傅怕的是人关之后势必蓬发展的反清势力吧?”多尔博一语破他的忧思。

“是啊是啊!”范文程捻着山羊胡须,颇

摄政王或许权势如天,小皇帝或许拿他莫可奈何,但是小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大玉儿可不同。

“贝勒爷,范先生求见。”士兵神抖擞地禀报。

这一段情史,在满洲,成了茶余饭后人人津津乐的话题。

满洲人以前攻城,由于只攻不守,因此城破之后,往往纵兵劫掠,杀男人、抢财、掳妇女,抵抗越久,屠杀愈甚。

“说起来,你阿玛还真是痴情汉一个呀!”

摄政王多尔衮的专断跋扈、不可一世,到了孝庄面前,一律施展不开来。聪慧明媚、睿智藏的孝庄太后,总是有办法适时抑制多尔衮张的气焰与危害朝政的行为,在内苑不着痕迹地代替六岁的儿间接纵国政,让清朝在顿失英明君主、皇帝又年幼的情况下,朝政仍能稳当运转。

“是啊,汉人的宗庙观念固,对于外来民族的侵略,一向采取誓死抵抗的态度。我怕摄政王没有多余的耐等待他们慢慢归顺,若采取武力镇压,对朝廷、对百姓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玄妙的回答引来范文程会心一笑,运连颔首。“这倒是、这倒是。”

“阿玛不是答应人关后绝对会严厉约束军队,安妩百姓的吗?既然阿玛允诺,范师傅就不必心了。”

“范师傅为战事无法睡吗?”

“范师傅大可不必这么担心,阿玛行事或许率了些,但孝庄太后可不会。”

你回来,你不许走,你给我回来…

“呵!”范文程从容一笑“贝勒爷用兵如神,闯王李白成的农民军队本不是我军的对手,我只安心等着顺利关而已!”他稍顿,抚着山羊胡,意味长地:“若说忧心的话,我忧心的是人关后的问题,所谓‘征’易‘服’难啊…”范文程原是汉人,材魁梧,生于辽东,见明朝腐败,转而投清。被太宗皇太极誉为满清第一谋士,倚为左右手。他见关内百姓在明朝的腐败统治下,生活已是十分困顿,李自成人京后又没能好好约束军队,纵兵扰民,搞得人心惶惶。如今清军又要关,一年之内连续遭遇不同兵祸,可怜的百姓必如无苍蝇般,惊慌而无所适从。

如今的大清朝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大清朝,关外的小皇帝是用来摆着的,真正内外决议的,全靠多尔衮。

当年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女孝狂太后与年幼的摄政王一见倾心,本是一对人人看好的有情人,孝庄的爷爷允诺,谁继承汗位就将孙女嫁给谁。无奈命运捉,继承汗位的不是多尔衮,而是多尔衮的哥哥皇太极,孝庄成了多雨衮的嫂嫂,孝庄的儿则成了多雨衮必须伏地卖命的皇帝。

命今、专制、权威,是为一个被皇帝上天的公主,很自然应该会有的语调。

“请他来。”再看一画像,在范先生前收起它。

范文程在画像被卷起前,瞄到了那名女。这不是第一次了,他在心中微微一笑,落落大方地走向前。



这次多尔衮能听从他的建议,不侵扰百姓,实在是百姓的福气,只是百姓未必恩。对他们来说,满洲与李自成都是贼寇,只不过一个来自国内,一个来自关外。然而两者相比,以中国固的正统王室观念,恐怕到时反清会比反李白成的势力来得更为汹涌庞大,为扑灭这些反对力量,免不了又是几场血腥镇压屠杀,这才是他最为忧心的。

为什么孝庄能够稳稳地将多尔衮拿在掌中呢?说来说去,造化人,全为了一个“情”字…叱咤疆场、所向披靡的睿亲王多尔衮,偏偏是孝庄太后的裙下败将。

会酌,他对自己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得到她…昭仁公主朱慈媛。

但纵使不甘、纵使怨恨,多尔衮对孝庄的痴情却始终如一,多年来不曾改变。甚至本着对她的一往情,甘愿将已到手的皇位拱手让给她六岁的儿,并且答应摄政王,全心辅政。

“我看贝勒爷帐中尚有烛光,便往这儿来了。”

多尔博迅速收束炽光,谨慎地将画像收怀中,重新面对范文程时,又是平日那个拘谨严肃、令人望而生畏的贝勒爷。

痴情吗?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